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清中>>校园文化
 
科技大赛 你来出彩 ——清潭中学举行创新科技大赛校内初赛
 
发布时间:2019-09-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沃晶晶

       918日中午清潭中学的物理实验室热闹非凡,“魔方”、“吸管结构”、“纸牌承重”在三间物理实验室同时进行。

一、我是魔方王者

来自八年级的30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经过短时间激烈角逐,俞志娟学院二班的方宇恒以最好成绩16秒夺冠。比赛现场,选手们个个神情严肃,全神贯注,一会儿上下拨动,一会儿前后旋转,现场只听见“咔咔咔咔”的魔方转动声。一只只彩色方块杂乱的魔方在同学们手中快速转、拧、扭、拨的连续动作下,不断变幻,令人眼花缭乱,“啪”的一声,同学们将魔方拍在桌面上,彩色杂乱的魔块已被还原成完整的六色面。 

二、我是小小建筑师

参赛选手对吸管裁剪、插接、粘贴,尝试各种造型,使结构更牢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参赛选手们让小小的吸管变成一座座独一无二的“高楼大厦”。各式结构别出心裁,让人目不暇接。结构制作结束,进入加载阶段,经过紧张而激烈的加载承重,最终, 李泽昊、蒋彦涵、沈放三名同学组成的小组,以其稳定的“金字塔”设计获胜。这项比赛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我是力学小专家

各组的同学纷纷展现出了他们强大的创造力,真正地诠释了“小小纸牌展现力学之美”。无论是美观程度,还是承重能力,蒋欣远、裴钰、戴瑞康三位同学的小组作品险胜其他小组。仅由42张纸牌搭建出的结构,就已同时将这两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示出来。一张小小纸牌,可以任你轻易折叠变,而当一套纸牌被智慧的双手加以改造,一摞书、一个人,稳地立于纸牌之上,我们不禁深深感叹,力与智慧的结合竟能如此绝妙。

(文:范颖 摄:范颖)

附部分选手活动感悟:

918日中午,我与同学钱熠、倪猷嘉参加了我校创新科技大赛纸牌承重初赛。因为圆柱体承重能力较强,由于比赛要求结构中有一个直径5.5厘米的圆孔,所以我们计划先做一个直径5.5厘米的圆筒周围用小圆筒围一圈,外层用纸牌再用纸牌包围。第二层用相同方法再制作比底层略小的结构。由于第一、二层均将纸牌横向利用,而导致如果第三层也用相同结构则高度不达标,我们便决定将纸牌卷成高为纸牌的长的圆筒,既能保证稳固,也能达到高度要求。在迅速明确完方案和各自任务后,我们有条不紊的分工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计划与分工的重要性。有计划地做一件事能让自己更有条理,并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冷静处理。在团队合作中,分工能使每一位队员的工作效率最大化,加快进度。                                       (施海英学院三班 宋圣宇)

 

今天是 9  18 日,也是清潭中学魔方比赛的预赛。中午 12 点我便带上我的魔方开始我的征程。我们班有 4 个同学参加魔方比赛,我们被安排到了一桌。然后互相打乱魔方。随着计时的开始,我拿起手上的魔方开始做我那熟悉的公式。我的两个双手都在颤抖,汗不停地在手上流淌。随着角块一个一个的还原,最后我“砰”一下的把魔方拍在桌子上——还原好了。我以 38.96’的成绩进入了决赛,并与另外 3 个校友一起冲出清潭!

(俞志娟二班蒋博乐)

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一致,分工协作,才能成功。当我们第一次做纸牌承重时,耗费了两个小时才完成。当我们知道预赛时,还没有训练第二次。我们也很忐忑,担心自己四十分钟内完成不了。到了比赛时,我们的配合出奇的好,两人制作模型,一人粘帖。随着时间慢慢地流逝,我们在四十分钟内做出了模型。苦尽甘来,我们的配合得到了成果。                                             (张莹四班蔡硕涵)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