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食堂饮食安全,社会也在关心 2020年9月8日,钟楼区永红工商卫生监督所来清潭中学南校区食堂检查卫生工作。这是党和政府对学校食堂卫生工作的支持和对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关心,也是对学校食堂工作的督促。 在现场先进行了交流和汇报,我们简要介绍了开学前食堂的防疫、卫生准备工作。然后进入食堂仓库,检查食堂的辅用食品,食监所人员随机抽取了仓库内摆放的食用油、酱油、调料等日用调味品,观察食用油油品色泽、纯洁度,查看生产日期,查寻是否存在有过期的油、盐、糖、醋、酒、调料等还在使用,检查过程非常仔细认真。 从仓库出来,来到午餐的制作现场,察看了当天使用的荤、素食材。当看到了使用肉类食材时,食监所人员提出要调看所使用肉类的生产商合法证照,检查肉类检疫合格证。素菜重点查看其新鲜度、农药残留检测等。对于食堂现场各处死角,食监所人员进行了目检,主要是检查食堂各设施的卫生状况。 最后,对本次检查进行了反馈,反馈结果中没有提出太多的问题,说明食监所对食堂开学工作的评价还是持肯定的多。 对于高风险的餐饮服务工作,我们自认为在工作上永远没有优秀、好坏之说,只有正常和问题之分。我们希望听到的更多的是问题,而不是褒扬,因为开学后师生每天用餐的平安是最好的表扬。 每学期开学前的食堂卫生迎检工作是食堂工作的一项惯例,但我们每一次都作为推动食堂工作的契机,使学校食堂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不马虎和疏忽,使学校食堂工作更规范、更稳妥。 对于食堂工作,食品卫生安全一直是学校食堂工作的着重点、着眼点和着手点。多年来我们对于食堂的要求,已经形成了决不为追求食物的口味而牺牲食品安全的共识。食物的安全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在食用安全的前提下,再考虑食物的口感问题,这已成为我校食堂的工作遵循的准则和出发点。外部服务方面,要求员工仪表含笑,语言得体,服务热情,思考周到。对于内部管理,“内控”以下四方面,把师生每天用的午餐做成“放心餐”。 1、食材。食材是“放心餐”的源头,我们从源头上介入。要求食堂所进食材的供应商应合法,所用肉类的检疫要合规。如肉类,使用的每块肉,都要可追溯到供应商,能提供出检疫合格证,以保证肉类食用的安全。素菜类,通过“观、闻、捏”来把看素菜类食材的新鲜度。从源头堵住问题食材的“侵入”。 2、调味料。每天午餐的制作,离不开调味料。每天制作午餐时所使用的食用油、酱油、味精、盐等调味料的量,与我们家庭的用量相比是不可想象的多。这些佐料都会随着饭菜食用进入到人体,都在影响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这些调味料自然作为我们把关的重点,食堂在选择调味料时,我们要求首选品牌,以保证质量,做到使用放心。其次不定期抽查,重点查看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保证每天食用的调味料不能过期。 3、员工。午餐的制作,离不开人,人的健康自然关系到“午餐的健康”。根据国家的食品卫生相关法律,食堂所有员工必须持健康证上岗,以确保食堂制作的午餐卫生安全。所以每学期开学前,食堂员工的健康证,一直是我们检查的重点,以确保食堂的“用工安全”。 为了预防员工带病上岗,防止带病员工将自身的病菌通过食物传播给师生,晨检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所以我们要求食堂每天晨检,保证每位员工健康上岗。 4、制作。学校食堂的功能,是让全校师生每天中午吃饱饭,下午能精力充沛继续工作学习。食堂工作的重要性在正常情况下是不显现的。 每天午餐的制作,安全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首先要求食堂师傅要将食物烧熟烧透,然后再讲口味。防止让师生吃到半生不熟的食物,产生不良的反应,造成重大的社会卫生事件。 所以我们身感责任重大,从不掉以轻心,午餐的卫生安全始终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7年7月,常州市教育局《关于学校食堂工作意见》的文件中指出:学校食堂不能以赢得为目的,应让全校师生“吃的饱、吃的安全,尽可能吃的好”。 过去我们在“吃的饱、吃的安全”等“低要求”方面做的多,而在“尽可能吃的好”这个“高要求”方面做的还不够。今后我们在稳妥做好“吃的饱、吃的安全”的前提下,去追求让全校师生“尽可能吃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