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课堂”究竟是什么模样?欢迎来到清中“未来已来——Future Classroom”系列教师沙龙活动之“清中未来课堂建模产品发布会,让清中的老师来告诉你。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研究院彭钢研究员、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王彦明博士作为特邀专家参加了沙龙活动,并做主题点评。评估组专家戴继华校长、储建国校长观摩了沙龙活动,清潭中学蔡军校长、陈世亨副校长、史尔娜副校长也到场观摩。 告诉你属于清中的课堂画像 在学术主持汪文倩老师精细制作的一段极具未来感的“未来课堂”系列沙龙掠影的暖场视频之后,产品发布会拉开帷幕。 依托“缩词法”、“结构图”法、“形象法”建模法自由组合而成的三个建模小组依次解读深度建模形成的产品,全员参与,或主讲、或补充、或回答题问,与其他建模小组现场互动,思维在碰撞中迸射火花: “缩词法”建模团队构建了三个英文词组成的“未来课堂”——“Quality(品质)”、“Team(团队)”、“Zone(空间)”。如何在未来教室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已有实践,畅想未来课堂,他们认为,三种途径可以抵达:打造品质课程,发展核心素养;构建学习共同体,深化课堂改革;连通多元空间,完善教育生态。 “结构图”团队提炼的关键词是“自主”、“智慧”、“多元评价”。“自主”关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智慧”凸显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多元评价评价”则是师生互通、推进教学的关键环节。 “形象图”建模团队构建的“未来课堂”模型是一枚火箭,“开放”、“智慧”、“自由”这三个关键词就如同火箭的三大构成系统,推动着清中课堂向着未来飞速前进,搭载着清中学生遨游浩瀚宇宙。 清中的“未来课堂”是这般模样:重建生态,各美其美;清溪汇潭,美美与共。 告诉你属于专家的课堂画像 “未来课堂”究竟是什么模样? 王彦明博士的“未来课堂”具备五个元素——无边界、融媒体、混合式、协同式、可视化;他告诉我们:“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最重要的。三分教七分学,教学设计中不能只变工具,对教育的理解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 彭钢研究员从专家的视野,给出了他的理解:“真正的教育智慧是不要对错误揪着不放,什么时候要精确,什么时候要不精确。“自主”或是“自由”?要想到孩子现在不能承担社会责任。“开放”还是“场域”?要深度研究。”他还用三句话点评本次沙龙活动:“未来课堂,未来教育”这个话题很有意义,很有探讨价值;这个学习共同体团队非常好,要延续下去;从老师的分享中深刻感受到很多老师个人发展的非常好,这是清潭中学的骄傲。 告诉你我的课堂,告诉你我的世界。未来已来,星辰生花。 清中的未来课堂,其芳姝明媚,不须更展画图看,自是个、最美模样!(文:莫英 图:周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