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下午,主题为“站稳讲台 如何听课、评课”’的2021学年清潭中学‘清芽’成长课程”第二讲准时开讲。 第一篇章 领导恳切谈经验 评课观课有妙招 陈世亨副校长围绕课堂观察的心态、课堂观察的目的、课堂观察的任务、课堂观察的准备、课堂观察的技能等方面声情并茂地为“清芽”们讲述了听评课常识,旨在督促“清芽”们在专业教学方面不断磨砺精进,早日展露锋芒。 学会欣赏 共同探讨 活动伊始,陈世亨副校长就“课堂观察的心态”这个话题娓娓道来。他指出常规听课是以同行的身份进行听课,青年教师应带着任务感去听课,善于以欣赏的眼光去发掘其他教师的教育智慧。同时要将课堂观察变成“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新教师们的理想听课状态是自主、自觉、自发形成非正式的听评课互助小组,共同探讨,生成智慧。 鼓励他人 服务自身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就曾说:“我的特级教师就是通过不断听课听来的”,这告诉我们课堂观察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新教师们应借鉴优势、回避不足、丰富经验、不断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建设丰富自身的课堂! 发扬优点 求根问源 一节优秀的课堂是老师综合水平的集中呈现,新教师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应摆正姿态,以发展的眼光去学习每一节课的闪光点,既要知其然,亦要知道其所以然,求根问源,思考他人课堂优点形成的原因,并为自己所用。 站稳立场 有备而来 先弄清教什么,再探索怎么教。如何提高课堂观察的能力和水平?极其关键的一点是重视研读各科课程标准,了解学科基本的理念,形成课堂教学观念,带着思想进课堂,有正确的学科观,才可能拥有正确的教学观。 有备而来,才能满载而归。年年岁岁课相似,岁岁年年教不同。新教师还应该有新颖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扎实的探求和深刻的思考,立足备课去听课,立足学情去评课,站在学生立场去思考,这样才能辨其拙,得其真。 学思结合 迁移运用 陈校长还就高效评课提出了一个有创见的话题——学会主题式评课,以备课组为单位,研之一标准,探讨一视角,让我们的听课评课有章可循,最终从主题式评课向一种评课文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助力新教师的成长。 同时,这一切美好的想望也离不开扎实的操作过程——学写听课笔记,一听二看三记四理五想,不断改进听课技术,善于运用手机和摄像机,提高观课评课水平。 第二篇章 前辈寄语多希冀 专家引领助成长 学者成长与服务中心莫英主任从检查“清芽”的听课笔记、点评“清芽”们的个人成长规划、部署今后培训课程安排和总结教研员听课建议四个方面,就9月份的学习情况做了总结,为“清芽”们的成长温暖护航。 莫主任提出了听课本的记录要规范,肯定了“清芽”们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并督促清芽们在做好个人成长规划的同时要有具体可行的计划方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向着成为优秀教师的目标进发的征程中,尤其离不开精准和严格的实施。有了梦想引航,愿清芽们砥砺前行,最终收获一路芬芳。 除了悉心叮嘱外,莫英主任分享的专家的听评课意见也让清芽们收获颇多。在课堂之外,新教师们要心怀敬畏与追求,学会仰视;课堂之内,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的收获,懂得俯视,实现课堂内外的双向联动,最终实现平等对话的高级目标。专家们还用标点符号来诠释不同课堂呈现出的效果,为清芽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节课以逗号结束,说明教学内容未完成;以句号结束,说明教学任务已在课堂基本完成;以感叹号结束代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都有所得,课堂有亮点可寻;最完美的课堂在结束时应该是问号,教师要善于留疑,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学习的黏性和互动性。 最后,莫英主任对后续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并用“亲爱的老师,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句话勉励青年教师要勇于拼搏,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内容,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进发。 初心方谨记,未来诚可期。星光不负赶路人,愿清芽们将前辈的嘱咐牢记心中,更化为实际行动,在领导的温馨关怀下、在自我的严格要求下、在集体的交流竞赛中,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精心筑梦,勇敢逐梦。 (文:包丽芬 图:朱逸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