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新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升级换代,不断走向优质均衡、持续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校面向未来再思教育意义、治理方式与整体发展的起始阶段。
为深化新时代学校主动发展,全面激发办学生机活力,推进落实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常有优学”目标与“十四五”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2021年10月19日上午,常州市新时代学校主动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清潭中学南校区报告厅召开,会议由常州市教育局戚宝华副局长主持。 本次会议邀请了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李伟涛研究员做专家报告。常州市教育局完利梅局长,市教育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局属学校校长、分管校长和办公室主任以及各辖市区代表出席了会议。 第一议程:顶层设计 深度解读 李伟涛研究员以《新时代学校发展规划论证的转向》为主题,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远景目标,从“一个根本指向、双重价值认识、三角基本框架、四大创新变量”四个方面深度解读了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主动发展应有的理想追求。李所长强调:学校发展应聚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品质教育;学校规划应关注静态文本向现实能力的动态转化,应引入更多人参与融合,增加互动,增强主体责任意识;项目设计应与新理念、好指标有机整合,以发挥最大教育效益;学校发展应从“见事”到“见人”,既要“成事”也要“成人”。 第二议程:评估总结 规划论证 清潭中学蔡军校长、田家炳初级中学钱秋芬校长以及第三中学杨尧中校长分别以《为了更好地学习》、《价值引领、组织保障,高效推动中期评估工作》、《以预见未来的眼光思考学校发展的未来》为题进行第五轮学校主动发展的评估汇报,并提出了新一轮学校主动发展的规划部署。 第三议程:高阶引领 赋能未来 完利梅局长对三位校长的交流发言给予了肯定,对本次新时代学校主动发展工作推进会的意义价值作出了进一步阐释。完局长指出,常州实施的学校“主动发展”行动成就了许多优秀的学校、优秀的校长与教师。“主动发展”是学校主体意识的唤醒,是校长、教师主体精神的激发。2021年,常州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每一位教育人齐心合力,携手并进。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决策与目标导向。如何理解常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完局长从八个维度厘清内涵、发人深思:1.公平发展质量如何更高?2.均衡发展质量如何更高?3.协调发展质量如何更高?4.全面发展质量如何更高?5.创新发展质量如何更高?6.优质发展质量如何更高?7.持续发展质量如何更高?8.安全发展质量如何更高?完局长希望各校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与“常州成为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综合实验区”的双背景下深度思考明晰目标,主动发展抓住机遇,锐意改革迎接挑战,为构建常州教育良好生态、推动常州教育新发展而努力。 最后,戚宝华副局长提出三点要求:一、落实“常有优学”新要求、明确综合改革新任务、创新学校发展新实践;二、新一轮学校规划需关注的重点是健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聚焦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的改革、激发学校办学生机活力、推进学校高质量有特色同步发展;三、学校规划是面向未来的文化传承、战略选择、创意设计、行动指南与评估依据,所以要系统设计、全程参与、关注工具、注重方法,科学合理有创新地规划好学校的发展蓝图。 教育永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为耕种者培土,也为行远者铺路;既要全面张罗,也要重点突破。学校教育主动发展的过程,需要同道中人倾谈互勉,也需有识之士指引切磋。相信,唯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以最美的姿态,走向更高、更远。 (文:张丽娜;图:叶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