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清中>>校园文化
 
聚焦学生品格培养,夯实导师育人基本功
 
发布时间:2021-12-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心越


1213日下午1点,常州市清潭中学南北校区的四个会场内,青年首席导师微班会评价活动暨实施主动发展规划育人能力诊断准时开始。全校40周岁以下班主任工作满3年的25位在岗首席导师参加了比赛。常州市德育教研员钱柳云老师,常州市德育兼职教研员商坤老师,常州市特级班主任、德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缪春蓉老师和常州市特级班主任、德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吕丽老师受邀担任本次活动的专家评委。

基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体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导师,而班主任是首席导师的理念,清潭中学将“班主任”调整为“首席导师”。首席导师要具有组织管理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交往表达能力、创新学习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等多种能力。主题班会课是首席导师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导师综合展示个人育人能力的重要平台。本次育人能力诊断微班会评价活动的主题指向学生品格养育,暨七年级聚焦有序或专注,八年级聚焦坚持或尊重,九年级聚焦生涯规划。首席导师们基于班情、学情清晰班会课目标,提炼案例素材,丰富活动形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微班会得到专家们肯定。

商坤老师对本次活动的评价是:清潭中学九年级级部主题班会展示活动的开展很有价值。六节主题微班会的内容贴近九年级学生生活实际,以选择生涯规划主题为主,师生都进行了精心准备,选择了丰富的多模态素材和典型的真实案例,选择了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适当的形式,具有以下亮点:第一,主题班会教案设计既具有新颖性,也具有逻辑性和思想性,同时也能契合教育主题;第二,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关注学生心灵深处的需求和时代发展的需求;第三,主题班会教案实施创设了完整的师生互动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等方面得到了完整的体现;第四,主题班会教案实施具有一定的感染张力,在主题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思辨中提升,班主任及时进行总结性引领,对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特别是如何将认知和理解转化为行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吕丽老师对本次活动的评价是:清潭中学八年级六节微班会主题鲜明,主要围绕“尊重”和“坚持”展开,有明确的教育目标,相对完整的程序和丰富的内容。教师善于在班级生活中掬取资源,抓住发生在学生中的实际问题,环环相扣,层层突破,引导学生“摆问题、呈后果、析原因、找方法”,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作为微班会,六位老师的设计突出了“小、近、亲、实、新”的原则,“小”即切入点小,以小见大;“近”即选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由近及远,由自身联系到国家、民族;“亲”即教师设计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实”即真实,无论是教师呈现的材料还是学生的讨论分享,都是真实的;“新”即有新意,有时代感,与时俱进,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这六节班会课应该是“有用的课”,解决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实现了教学目标的高度达成。同时也是“有效的课”,短短的二十分钟,教师抓住问题的本质,引导学生沉浸在一种基于问题的深度研讨中,使班会的教育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生活上升到哲理。最后这还是“用心的课”,每位教师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整合资源,适时点评,营造了丰富、真实、温暖的班会氛围。(文:奉英;图:奉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