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善学习之事,该如何利其器呢?这不,清潭中学请来了专家为七年级的“萌新”们答疑解惑。 2021年12月31日,正值辞旧迎新之际,我校有幸邀请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常州市“首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特邀宣讲员朱珏老师,为七年级学生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 朱老师的讲述生动有趣,理论与实践并重。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囊括了注意力、记忆、归因等多个方面的心理学理论,语言风趣幽默,案例丰富,讲座现场氛围活跃。 精彩的讲座效果源于接地气的内容。例如介绍听课习惯与注意力的关系时,朱老师重点讲解了课堂笔记这一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话题。首先,她由一个听词分类的小测试导入,让学生闭上眼睛将听到的词分为三类,从而使学生感受各种感官知觉的不同。之后引入理论,指出记笔记调动视觉与动触觉,使学生得以理解记笔记有效提高课堂听课效率的原理。最后介绍了“三栏笔记法”、“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给予学生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小小的笔记蕴含无穷的力量,朱老师将学生习以为常的笔记讲深讲透,让学生对笔记“刮目相看”。 正如朱老师在讲座中说的,“学习是一个思维过程,在这过程中可以有个性加工”。学习需要个性化的思考,掌握理论、明确方法、付诸实践,相信清中学子们定能克服困难、勇攀高峰。 (文:陶宇涵 图:刘倩 陶宇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