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送爽日,学习正当时。8月26日上午9点,为期两天的常州市清潭中学2022学年秋学期教师素养进阶研修课程在北校区五楼报告厅如期开展。 一、顶层设计——深化改革,打造“高定”课程 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模式。《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第八条“深化精准培训改革”明确指出:“教师培训应优化培训内容、打造高水平课程资源,建立完善自主选学机制和精准帮扶机制。”在校党委和校长室的指导下,学者中心联动学服中心、工会等多部门,立足学校第六轮主动发展规划,以“建设第一个五十年清中,办好高品质家门口学校”为主题,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采用“普训+专训”混合模式,打造了符合新时代要求、适应学校新发展的清中“水·善良师”“高定”课程,全力助推教师素养进阶。 二、全员普训——聚焦课标,提升专业本领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地,各学科的教学改革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如何在新时代“双减”背景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思政教研员戴慧老师用一场主题讲座,为全校老师进行了答疑解惑、指明了改革实践方向。戴老师先是阐明了“课程改革的初心和使命”,接着讲述了近四十年来“课程改革的四个阶段”,然后罗列了“新课标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八大难题”,并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阐明了“八大新理念”。整个讲座,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有落地生根的实践引领,干货满满,收获满满! 三、专岗专训——精准施训,赋能教师成长 如何建设第一个五十年清中?如何在2033年给家门口的老百姓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本次的校本研修课程用“分层分类、专岗专训”,给出了一份“专属定制”答案。 强化德育团队建设,提升“清中核心团队育人能力”。史尔娜副校长从学校德育工作层面指出班主任应“看见时代”、“看见学校”、“看见自己”、“看见孩子”,做一个“不设限”、“有智慧”、“有职业道德”的人,努力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从而引领孩子在学习中“看见自己”、“看见他人”、“看见世界”、继而“看见未来”!陈迪副主任从德育团队建设角度描绘了“首席导师做的路线图”,她对学生严爱相济、至真至诚,她用满满的工作热情与细致的工作态度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人。张莹副主任用专业扎实的教育理论、娓娓道来的生动案例描绘了“家校共育”的“最大同心圆”,给予了新手班主任最具操作性的家庭教育指南。汤琳老师则以“一路同行、一路成长”例谈班级文化建设,轻松活泼的语言中透露着“温和而坚定”的育人智慧。 强化教研团队建设,提升“清中四有好教师教研能力”。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春副院长详细讲解了《新课标》调整的“总纲领”,课程方案“新思维”和组内教研“新定位”,为我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指明了新方向。陈世亨校长强调教研组长们应“学中做、做中学”,以“双减”为杠杆撬动素质教育;强化教研组常规落实,“常规长做、形成品牌”,努力带领全组教师向“领航2035四有好教师”的目标奋进。 强化管理团队建设,提升“学校服务保障水平”。学服中心曹国南主任从学校教育新基建层面讲述学校管理团队工作职责与使命担当,明确“分工”,细化“举措”,狠抓“落实”,为“清中航母”全速前进保驾护航! 短短两天的研修课程虽已结束,但清中教师的“高定”学习永远在路上。相信通过不断地精准学习,我们定能筑基提质、做优建强,为“办好高品质家门口学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汤琳 图:叶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