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地以来,学习新课标,领悟课标精神和内涵,成为了教师培训课程的必修课。清潭中学2022学年春学期全员培训课程2月培训内容就确定为对新课标的再研读。本次培训以教研组为主阵地,依托教研活动为平台,以分享会的形式,有序有效开展,将清中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理解“说出来”、“谈开来”,为在教学上的“做起来”打下了基础。 教师大讨论 语文组: 戴炜杰老师认为新课标的“学习任务群”是“教学任务群”,要从学生的角度理解教材内容,给出更为明确和具体的目标。包丽芬老师认为大单元教学强调教师要有高站位和大格局,对教学进行“整体观照”,以促进学生“完整发展”为目标。陶宇涵老师认为大单元教学核心就在于一个词——整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从而形成新的学习单元,从不同角度辐射一个单元的内容,教师必须转换备课思路。 数学组: 潘蕙茗老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对新课标的理解,一是新课标的特点,教学内容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优化课程设置、强调尊重学生差异;二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强调“三会”;三是中学数学课程新的变化趋势,加强几何直观、加强代数推理;四是课堂教学中应做的四件事。 陈曦老师围绕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内容变化、教学启示三个层面谈感受,明确新课标课程理念、结构、目标、内容上的变化,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加强专业素养,更新教学理念。 英语组: 汤甜钿老师围绕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谈见解和感受。常远志老师介绍了英语学习观的内涵特点和活动类型,并且通过案例进行了细致地分析。 物理组: 陈原原老师从“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做出了深入的分析。霍泽浩老师从“课堂角色的转变”方面发表了自己的感悟。张奕老师从实际教学案例出发,以测量铜块的密度为例。 化学组: 每位教师将自己学习新课标的心得进行3-4分钟的简要阐述,陆卫娟组长进行了“大概念统领下单元教学设计”的案例(认识化学变化)分享。 道德与法治组: 围绕新课标的三大亮点——核心素养,学业质量,一体化进行了深入解读,组内老师纷纷踊跃发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习心得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传递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新时代下的育人意蕴。 历史组:刘梦园老师在认真研习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介绍了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吴心越老师以《沟通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一课为例,从教材分析、作业内容两大方面展开,讲解了如何通过作业设计和课程设计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并总结了该方案的优缺。组内其他老师结合自己的新课标研习心得,针对吴心越、刘梦园老师的汇报成果予以点评。 地理组: 左玉洁老师介绍、解读了地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大致内容,共分为三个方面,修订背景和意义、修订主要思路和修订主要变化。黄颖老师分享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读心得体会。庞乐天老师从地理作业设计的角度介绍了在新课标背景下,还可以做哪些创新尝试。 生物组: 教研组长季洁在会上为全体生物老师解读了新课标修改的重点内容以及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信息组:芦芝萍老师和魏丽莉老师交流在各自校本课程实施中的一些经验和方案。 领导明方向 陈世亨校长作为数学组一员身份参与本次分享。他认为新课标研读的学习分享是有必要有价值的,表达对两位青年教师对新课标解读的肯定,并且希望结合实际教学说1-2个教学案例以启发所有数学老师的思考,鼓励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勇于分享。 张益清副校长参加了语文教研组的分享。她建议老师们要能够深入钻研课标,立足对语文教学的探究,做一个有语文味的老师,不墨守成规,跟上学科发展和新课标的步伐。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聚焦新课标”为的就是“教学再出发”。 (撰稿、摄影:各教研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