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在线>>主题活动
 
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及对策
生命教育月系列活动之七年级家长心理讲座
 
发布时间:2023-04-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海燕

4月21日,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站负责人任艳玲医师受邀,在我校报告厅为七年级的学生家长,开展了一场关于“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及对策”的心理讲座。本次讲座旨在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帮助孩子、陪伴孩子平稳走过青春期。

任艳玲医师从四个方面为大家进行了介绍,首先是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标准,七年级的孩子已经步入青春期,正在经历身体和情绪上的改变,是家长眼中喜怒无常的一段时期,任艳玲医师把青春期比喻成一台动力非常强劲但是刹车系统不够完善的汽车,生动形象的描述使各位家长更好的理解了青春期,由此,任艳玲医师介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六条标准:①智力发育正常;②稳定的情绪;③学习和社会适应性良好;④能正确认识自己;⑤有良好的人际关系;⑥稳定、协调的个性。其次,介绍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在我国的大型调查中,6-16岁在校学生中,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其中,青春期孩子们的情绪问题值得引起家长们的关注,初中阶段学生的抑郁检出率为25%-30%,引起儿童抑郁的高危因素主要为家庭关系和人际交往。此外,焦虑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是常见的精神障碍,需要家长们多多关注孩子,预防问题的出现。  

家庭的温暖,能带给孩子无穷的力量,家长作为孩子与老师的缓冲带和粘合剂,需要为孩子提供高品质的陪伴和科学的引导,那么家长该如何有效的陪伴孩子呢?任艳玲医师提出了以下九条建议:①营造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②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③正确对待孩子的困难挫折,做孩子的后盾;④做孩子的榜样;⑤正确看待孩子与伙伴的矛盾,让孩子学会宽容;⑥如果孩子出现“问题行为”,家长要保持镇定,情绪稳定;⑦对孩子的期望要从实际出发;⑧照顾好自己;⑨与老师建立同盟关系,密切配合老师。最后,任艳玲医师分享了三个情绪稳定化技术,深呼吸的练习、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以及蝴蝶拍技术,帮助各位家长更好的控制情绪。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陪伴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是最幸福的事情。年级主任进行了总结性发言,我们应转变现有的教育观念,要接受孩子的普通,孩子的成长不应该是独木桥,而应该是宽阔的旷野。作为家长,我们要在高质量的陪伴中去认可孩子、接纳孩子,促进孩子的成长。我们的眼中要有孩子,而不是单纯的分数和成绩,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完整的人,一个更好的自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