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清中>>校园文化
 
潜心做教育 至诚向未来
——记2023学年秋学期教师素养进阶研修
 
发布时间:2023-08-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莫英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新学期即将开启之时,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涵养教师道德品格,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常州市清潭中学2023学年秋学期教师素养进阶研修课程在北校区五楼报告厅拉开序幕。

 在校长室的指导下,学者中心联动学服中心,潜心做教育 至诚向未来”为主题,采用“德育和教学”双线并进、“理论与实操”有机融合,打造了符合新时代要求、适应学校新发展的清中“水·善良师”校本培训课程,全力助推教师素养进阶。

用心用情  打造温暖教室

雷夫·艾斯奎斯曾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提出,“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是什么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是教师。他/她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她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特邀专家常州市武进区人民路小学王晓波副校长用一场名为《给学生创造一间温暖的教室》的专题讲座向我们娓娓道来了她用心用情打造的特色班级“猫的国”,用生动、真实、温暖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是——无限!”

王校长指出,“教师的意义,就在于把儿童放在正中央,还儿童以生命,让教室与课程浑然一体,引领教室里的每个生命,穿越课程与岁月,一天天丰盈,一天天成长。”“从‘三(12)班’到‘猫的国’,从外观之美到内涵之美,从零散活动到系列课程,我们从给班级起一个温暖的名字开始,为学生打造一间温暖的教室,滋养他们的生命,丰富他们的体验,让他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可能性,并最终成为自己。”

至真至诚  面向未来教育

正值“百年之未有大变局”,教师如何教?面对充满不确定的未来,德育如何适变?史尔娜副校长在召开本学期第一次德育工作会议时,用《面向未来  回到本来》的专题讲座为我们拨开云雾,指明方向。

史校指出,面对未来教育的各种挑战,首先,教师应该转变“角色”、回归“本真”:从“做题家”转变为“问题家”,努力将学生培养得“内心强大而积极、蓬勃而生动”;其次,不忘“初心”、“宁静”致远:在校园里,少一点宣导说教、多一点熏陶浸润,还校园环境以宁静、还师生心态以宁静;最后也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通过提升“班级文化力”、“沟通激励力”、“资源整合力”和“自我成长力”来提升“班主任岗位胜任力”,继而培育“适应未来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学服中心陈迪副主任带领全体首席导师学习了江苏省教育厅“润心”行动工作组录制的《新学期“心”指南》,并对新学期德育工作做了初步部署。

提升数字素养  培育创新能力

“以数字赋能教育”,“以融合促进高效”是时代之重。为此,我校特邀上海市普教所雷云鹤研究员为全体教师开设了《数字素养:培养适应未来的创新能力》专题讲座。

雷老师从数字素养的概念、面向实践的框架建构、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培养数字素养等多角度全面聚焦教师数字素养,探索“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可行路径。讲座有力提升了教师对“教育+数字化”发展理念的理解,有效提高了教师信息化素养与技能。学校将持续引导教师积极拥抱数字时代,促进数字化发展成果,更好推动我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加强作业设计  助推学业质量

双减政策下,加强作业的设计与管理是落实义务教育“减负提质”的关键。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潘小福院长给全体教师带来了《作业与学业质量提升》专题报告。

潘院长从“作业的内涵、作业的价值、高考命题原则与方向给教师带来的启示”这三个方面引导老师们深入思考“如何真正从过重的作业负担中走出来?如何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潘院长指出,首先,教师须深刻理解“认知结构”概念和“多元表征”理论;其次,教师要加强课堂常规的专项调研、持续开展以学业质量提升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最后,潘院长重点分享了运用“加权最短处理时间算法”科学安排作业顺序的实践经验。

 

“夏日蝉鸣声渐咽,研讨之声不绝耳。”暑期校本培训虽已结束,但名师的智慧分享,宛若一盏明灯,点亮了万里星河。新征程即将开启,让我们携手并肩,潜心做教育,至诚向未来!

(文:汤琳  图:陈迪)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