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清中>>校园文化
 
楹联里的春节——“志愿劳动进社区,浓浓年味迎新春”寒假社区实践系列活动二
 
发布时间:2024-02-0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铮峥

  

为了丰富学生的寒假生活,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130日上午9点,常州市清潭中学联合锦阳社区共同举办了“楹联里的春节”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了解春联的意义,同时体验写春联的乐趣。活动开始时,学校的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春联的起源和文化背景,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之处。接着,老师们详细介绍了春联的写作技巧、常用词汇和格式。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表达美好祝福,用简洁而富有艺术感的字句写出独特的春联参与的同学们和居民们进行了一次展示和分享。每位参与者都展示了自己创作的春联大家纷纷赞叹不已。随后,同学们分成三组,为小区居民粘贴自己亲手书写的春联。

通过这次精彩而有意义的活动,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写春联,还感受到了浓厚的过年氛围,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这样的社区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假期生活,也促进了社区和学校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附学生感想:

红红火火的春联,就像春色正浓时节的映山红,开得如火如荼,充满喜气。今天,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与另外9名同学来到了锦阳社区一起写春联。

先说说春联吧!春联是时代的影子,人们贴的春联的祝福各不相同:有财源滚滚、人寿年丰……春联一贴在门上,那韵味可就与平常的不同了,反而变得更加热闹了。

老师们早早地就准备好笔、墨、纸、砚,摆好桌椅,架好展示栏,等待同学们的美好祝福。

拿起笔的那一刻,我大气都不敢出:会不会第一个字就写得难看,会不会第一笔就写得不在位置上,会不会……那时,脑子里满满的问题,手哆嗦个不停。最终,我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第一个字“春”就写得很小,直接导致下面没法写了。要么跟着这么小下去,想着书法家们出手的全是艺术品,便没有灰心。终于,我完成了3幅作品,旁边的老师们都在我们周围拍照。虽然与书法家的字还差得远,但我还是很自豪,很满意。写完后,我们将春联分发给居民朋友,还将社区装扮得喜气洋洋。

这次写春联的活动,使我的毛笔字水平提高很多。通过这个活动,让我体会到做每件事都应该去认真对待,并做到更好;让我明白了只有持之以恒地去做一件事,才能够有收获,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和开心!

——七(19)班焦伊岑

本次“楹联里的春节”社区活动,让我对春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浓浓的“年味”。据史料记载,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主孟昶首次将桃符上的内容转化为对联,他在桃符上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对联简洁明了,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对幸福生活的期望。由于宋代造纸术的普及,桃符逐渐被纸张所替代,春联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春联,我不禁感叹春联的悠久历史,春联就仿佛连接时间的纽带。我们也能够知晓古人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习俗等,更能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这一次活动,我也感受到了春联是“活”的,春联文化在人们手中代代相传,是一种流动的文化,我们了解到有关春联的各种趣味小故事,让我对春联越发感兴趣,在朗诵春联的过程中,在字里行间,我都能深刻感受到作者的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体会到了春联的生动和有趣。

第二个活动:给居民贴春联,我和小组的人穿梭在小区间,每当给一个门贴上一个“福”字后,心中充满喜悦,也让小区增添了一份“年”味。

本次活动任务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春联的奇妙,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也对传统文化和古人的智慧增添了一丝敬佩,我们也应该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保护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七(19)班 李哲凯

图、文:吴心越、赵静怡、霍泽浩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