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丰富学生寒假生活、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2024年1月30日下午2点,常州市清潭中学部分学生代表来到了文亨社区参与“非遗炭精画的传承”实践活动。 炭精画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间艺术,也叫炭画、擦笔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小支流,它起源于国画,又区别于国画,绘画形式细腻动人、层次丰富……主讲老师从“什么是炭精画”、“炭精画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炭精画绘画工具”、“炭精画的技艺”、“炭精画作品鉴赏”五个方面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细致讲解。 了解了炭精画的发展历史、分类,欣赏了炭精画的名作后,同学们还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自己动手绘制了炭精画。同学们分批次有序上台,尝试用揉擦技艺、揉粉拖拉法、旋转式揉粉、交替蘸粉等方式进行填色、创作。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认真参与下,每个小组都较为顺利地完成了这次炭精画初体验。 相信通过这次尝试,同学们对炭精画这项文化遗产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也希望此次活动能在同学们心中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激励大家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中,更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一名小小的“非遗代言人”,为炭精画和其他宝藏遗产的发展和创新贡献更多的力量! 附学生感想: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文享社区的活动。通过本次活动,我受益良多,感悟颇深。 活动主要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炭精画展开 。炭精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国画,但又不同于国画。创作者们以炭粉为原料,通过精细的笔触和丰富的笔法,绘制出令人惊叹的作品。在活动中,我跟随老师学习了画炭精画的一些基础技艺,在绘画时,每一个步骤都让我感受到了艺术创作的艰辛与乐趣。单是用炭粉画出一个小小的图案,都需要绘画者有极大的耐心。 本次社会活动让我收获颇丰,在了解炭精画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在绘画过程中我们需要互相学习和借鉴,才能画出更精美的作品。我们也要弘扬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艺术的魅力与特色! ——七(11)班 袁偲晗 (图、文:徐钦丹、庞乐天、颜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