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结束后,家长很想知道孩子的考试成绩,那么怎样去面对孩子,更好的了解孩子的成绩和学习情况呢?先请看老师做过的调查中摘抄的一部分学生言论,从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一些心理需求,这些话不无道理,值得家长们深思。 1、在心灵上不要刺激我,要给我自信力,不说伤害我自尊的话,要多给我鼓励安慰。 2、不要总拿我和别人比,拿别人压我,这样我很难过。考试考差了就拿我和别人比,说题简单还不会,而且别的缺点全出来了,我很反感这样做。 3、不要在别的家长面前揭我的短。 4、不要用暴力,好话好说。不要啰嗦起来没完,婆婆妈妈的。 5、应该和蔼一些,多些快乐的气氛,对我理解一些,不要让我在家里感到比在外边还紧张。 6、和我沟通不能太急躁,要有耐心。批评要适当。 7、不要以成绩为中心,要给我动力。 8、多和老师沟通,找出我的不足。 9、根据我的心情选择适当的话安慰我。 那么,考试后家长应该怎样科学而有效的和孩子沟通呢?除了要注意以上孩子们提出的意见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急于问孩子的成绩,(孩子的成绩可以先问老师。)要学会暂时给孩子一个空间,尊重孩子的隐私。有些孩子没考好,本来心情就糟糕,家长一问更烦。其实,家长不问孩子也憋不住,会慢慢流露的,这个时候再让他尽情地说,他会说的滔滔不绝,给他发泄的机会。 2、不要在吃饭的时候谈论,可以转移一下谈论的话题。即使避免不了,家长也要先学点深沉,让孩子先说,引孩子多说,以摸清他的心理,暴露他的问题。 3、一定要以鼓励为主,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特别是当孩子考得不好的时候,要善于引导孩子找出不足,帮助他采取补救措施,对他表示同情。 4、不要强化孩子的弱科,如“你的数学不行等等”,这样时间一长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和误导。正确的做法是,要给孩子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我能行,只是没发挥好,潜力没出来等等。 5、要注意激发孩子对自己考得不理想科目的信心,找到不理想科目中答的理想或比较满意的地方,让孩子看到希望,认识到如果能加强一下其它方面的学习就好了。 6、要提前和老师沟通,较彻底的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然后有地放矢的和孩子沟通,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和针对性。 7、以民主和商量口气和孩子沟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让他感觉到父母是真关心他,在教育孩子时最好把自己先摆进去。比如,这次你没考好我们有责任,你认为我们该注意哪些好呢? 8、千万别刺激和伤害孩子的自尊。把老师表扬孩子的话转告给孩子,把老师批评孩子的话婉转的提示给孩子。 9、不要附和孩子和孩子一起埋怨老师。要引导孩子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10、最关注的不应只是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态度、方法、思想品德等. 如何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是家庭教育的一门重要学问,父母必须认真地科学地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当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大多数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往往是忿怒和忧伤,对孩子的成绩作出强烈的反应。情绪表现为:安全(希望门门都100分)、粗暴、冷淡、挖苦、讽刺。父母这些不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错误,不仅对孩子日后的改进毫无帮助,甚至可能产生相的作用。 利用惩罚的手段,期望孩子获得改进,是事与愿违的。父母对待孩子考试成绩的正确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择善赞赏。如果你的孩子有几门功课不及格,请不要发怒,也不要忧虑,应平心静气,在孩子的成绩单内“发掘”一些可以称赞的“成就”,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球,不使孩子丧失信心,以激发孩子努力学习的热情。 (2)探查原因。父母应与孩子一起探查某些科目成绩欠佳的原因,父母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你能否解释某一科目成绩低落的原因”?“是否经常完成布置的作业”或“该科目在学习上是否有困难”?等等。在追查原因的过程中,父母要态度和蔼,使孩子敢说真说,不作搪塞性回答。一方面,父母要坚持深入地追究,直至孩子能说真正的原因为止。另一方面,父母要谨记不要发怒,不要责备孩子。 (3)合理解释。父母在查问原因的过程中,不要接受孩子的“我不知道”这种回答,要让孩子作出“合理”的解释。所谓合理的解释,就是指孩子说出了导致成绩低下的真正原因。当然,在这些原因中,包括了正面和反面的。比如功课太艰深,力量达不到,是属于正面的;而自己懒散和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等,则是反而的。当孩子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之后,父母一方面要求孩子提出改进的方法和今后应该采取的行动;另一方面,要让孩子提出有何需要协助的要求,父母应该想方设法切实地给予满足。 总之,父母对孩子的成绩欠佳,一般不要惩罚,而要多用鼓励和理解的态度,去激发孩子树立信心,努力学习,迎头赶上。在万不得已要采取某种惩罚手段也是可以的,但方法要恰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