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9日,是法定的五一劳动节假期。在这本应该和家人一起出去游玩放松的日子里,8名七年级的家长们却能克服重重困难,按时来参加清潭中学父母课堂第三讲。本期父母课堂的主讲导师是范丽霞老师,作为一名任教多年的资深班主任,范老师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和往期一样,范老师就家长们反馈上来的作业进行了细致的点评。接着,范老师就一个小游戏开始了本次讲座:每位家长挑选其他一位家长作为自己的搭档,两人面对面,目光不能转移,同时用嘴大声学一种动物叫至少十秒钟。游戏过程中,有些家长学狮子吼叫,有些学鸟叫,还有些学猩猩叫。有些家长不仅声音非常滑稽,面部表情也很丰富有趣,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虽然游戏一开始大家觉得有点尴尬,但是在结束时,教室里已是笑声满堂。通过这个游戏,范老师告诉大家:正性情绪,如兴奋、幽默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而负性情绪,如痛苦,焦虑则会阻碍人的创造力发展。由此,范老师也导入了本次父母课堂的主题————去情绪化管教。 首先,范老师就“管教”这个词儿下了一个定义。到底什么是管教呢?范老师提出,管教的目标不是“管”,而是“教”。“教”的东西在说的语言里,更在做的事情里,所以家长们平时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首先要以身示范,树立好良好的榜样。其次,范老师提出了管教的两个原则:1、等待孩子准备好。2、 始终如一但不刻板。接着,范老师提出了家长在管教孩子过程中的七个理性引导策略:1.少说话。2、接纳各种情绪。3、要叙述,不要说教。4、让孩子参与管教过程。5、用有条件的肯定表达反对的意思。6、着重于积极的东西。7、创造性地处理问题。 在举例解释完这七条策略后,范老师就上周布置给家长们的一项作业————“我的一次消极情绪体验”,引导家长们运用刚才提出的策略重新去思考,当他们再次遇到同样的消极情绪体验时,会如何处理和应对。很多家长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比起初次面对这些问题,他们能有效运用范老师所讲的七条策略,更加积极、冷静、理智地去应对。可以说,家长们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都能现学现用。看似漫长的两小时,在老师与家长的互动和交流中流逝得很快,在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大家都表示学习和收获很多,并且对下一次的父母课堂充满期待。(文:蒋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