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下的圣玛利亚大教堂 
俯瞰黄金海岸 
悉尼歌剧院和悉尼海湾大桥 
黄金海岸OASIS边上的沙滩 
与外国友人合影 今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感觉今天的空气十分的新鲜,心情更是无比欣喜,因为我今天将要向澳洲出发。 经过两天飞行,我们来到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景色非常秀丽,整个国家生态保护的非常好,到处都是一片绿色。无论是在飞机上俯视,还是穿梭在树林中,或者是看到庄园里的住户在辛勤打理自家的花木草坪,我们都深深地感到澳洲人对绿色的爱。同时,澳大利亚众多城市与南太平洋毗邻,浩瀚漫长的海岸,清澈透明的海水,走在细细软软的沙子上面,倾听涨潮退潮的轰鸣,感受海浪水雾的冲刷,真是心旷神怡。 我们来到了我们即将在这学习13天的教室中,我认识了导游和许多的朋友,并且我见到了我寄宿家庭的主人,我心奋不已。很快就到了晚上,我回了家。清晨早早的来到,我们即将开始我们的游学之旅。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动物园,看到了许多的动物:考拉、袋鼠等。考拉又叫树袋熊、无尾熊、可拉熊。树袋熊每天18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考拉既是澳大利亚的国宝,又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尤加利树林区。考拉身体长约70-80厘米左右,成年体重8-15公斤,性情温顺,体态憨厚,长相酷似小熊,有一身又厚又软的浓密灰褐色短毛,胸部、腹部、四肢内侧和内耳皮毛呈灰白色, 生有一对大耳朵,耳有毛茸,鼻子裸露且扁平,没有尾巴,这是因为它的尾巴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退化成一个“座垫”,因而能长时间舒适潇洒地坐在树上。 考拉四肢粗壮,利爪长而弯曲,它的爪尖利,每只五趾分为两排,一排为二只,一排为三只,善于攀树,且多数时间呆在高高的树上,就连睡觉也不下来。而 袋鼠原产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所有澳大利亚袋鼠,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里的除外,都在野地里生活。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袋鼠是食草动物,吃多种植物,有的还吃真菌类。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动。不同种类的袋鼠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比如,波多罗伊德袋鼠会给自己做巢而树袋鼠则生活在树丛中。大种袋鼠喜欢以树、洞穴和岩石裂缝作为遮蔽物。袋鼠不管体积多大,有一个共同点:长着长脚的后腿强键而有力。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可以说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离开了袋鼠和考拉,我们又去看了“剪羊毛秀”剪羊毛 在离地1米高的台上进行,身材魁梧的牧民在主持人一声令下,抓起身后的一只肥壮的美利奴羊,把羊头夹在膝下,左手抓住前蹄,右手拿起电剪,呜呜电剪鸣叫,羊毛很快从羊身上剥离下来。剪一个羊的羊毛不到3分钟,速度十分之快,令人赞叹。 我们随后又来到了另一块场地,这里正上演着“飞车秀”在这里,我们亲眼领略到飞车漂移的超高车技表演。几位20出头的年轻人驾车的技术太棒了,其中还有一位年轻女性,他们的车速不会低于每小时200公里,在如初快的车速下,做出超越、堵截、飞车等等高难动作,令观看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才是真正的车技!佩服!佩服! 在旅行的最后几天我们来到了悉尼,我们最先去的是悉尼博物馆和远观了悉尼歌剧院,悉尼博物馆——它被评为世界六大最佳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这里不仅珍藏悉尼的建设历程记录与珍贵文史资料外,它收集了澳洲特有的鱼类、鸟类、昆虫类等远古生物化石。而悉尼歌剧院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已成为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紧接着我们的大巴在圣玛丽亚教堂边停靠,映入眼帘的是两侧塔尖高耸,所有的券柱都像是由地心拔起般向上升腾,由穹顶呈十字交叉,走进圣玛丽亚大教堂内部,庄重而神圣,真的太美了!步入久负盛名的悉尼圣玛利亚大教堂,我被她的高大空旷、庄严肃穆所震撼。 美好的时光总是像流水一般,过的飞快,不知不觉中我已在回国的飞机上,这次的澳洲之旅让我开阔了视野,我体会到澳洲的热情和不同于他国的风土人情,我感到很充实和快乐。 同时深深体会到,要保护好自己国家的环境,以及水资源。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国家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文:八15班 于新海 摄影:九2班 康溢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