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清中>>校园文化
 
缤纷一夏 探秘武博——清潭中学红色小记者团
 
发布时间:2017-07-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曦文

 

 

 

  201772号,天空灰蒙蒙的,从早晨开始,小雨就淅沥沥地下着没有停过。它就像一位拥有魔法的巫女,用她手中的魔法棒一挥,洗去了城市的尘埃与污秽。城市被冲刷得很干净,空气也变得非常清新。但是如果要在雨天出行似乎并不方便。可清潭中学的小记者们还是冒着丝丝小雨,于下午2点按时到达了武进博物馆,开始了半天的小记者活动。

  进入武进博物馆后,场馆内的解说员热情地接待了小记者们。一看到解说员来了,我们的小记者就充分发挥起了记者的特质,围绕着解说员问了许多关于武进的问题。来自七(3)班的蔡焱焱同学问道:“武进在历史上有别的名称吗?”来自七(2)班的杨晶晶同学问道:“淹城春秋乐园有什么由来吗?为什么要取名为淹城呢?”还有的同学问道:“武进历史上有什么名人吗?”针对我们小记者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解说员作了部分解答,并笑着说:“大家问的问题都很好,接下来跟着我一起参观博物馆,你们将得到更多的答案!”

  接着,解说员从史前时期,西周时期,到战国时期,西汉时期,三国两晋时期,再到南朝时期,明清时期,逐一给小记者们介绍了处于不同时期的武进文化。博物馆内还展出了在不同时期出土的武进文物,有些文物外形奇特,一眼看上去无法识别有何用途,好奇的小记者们就围绕着解说员一个劲儿地询问,在得知答案后发出了既恍然大悟又惊叹不已的一句:“原来如此!”有些小记者在解说员讲解的过程中,还不停地做着笔记,真是有着专业记者的范儿呢!在所有的文物中,于横山桥出土的王洛家族墓葬品数量之大,品种之多,制作之精美让大家叹为观止,来自七(1)班的靳凤卿同学不禁在一旁感叹道:“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真是太伟大了!”

  参观完一楼,解说员带领我们的小记者们来到了二楼。在二楼,大家看到了更多的文物,还观看了一部关于“淹城”的影片。有趣的剧情,3D的观影效果,震撼的音效,使得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看完影片,我们终于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国家叫“淹国”,它的首都叫“淹城”。原来“淹城”这个名称是这么来的啊!

  在这次参观博物馆的活动中,小记者们不仅发挥和锻炼了自己的提问和思考能力,还学到了许多关于武进的历史知识,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真是不虚此行啊!

撰稿:蒋玥

   附:学生感言

      通过今天这仅有一个小时多的武进博物馆之行,我了解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了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结晶,深刻体会到,随着历史的变迁,国家的衰与盛,到现在的繁荣昌盛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不断回顾过去,吸取历史的教训,同时仰望未来,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七(2)杨晶晶  

   今天我们清潭中学的小记者们在蒋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武进博物馆。

   武进博物馆现有“史河流韵”、“馆藏书画”和“春秋淹城”三个基本陈列和一个临时展厅。“史河流韵”由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两汉时期、三国两晋时期、南朝时期等几部分内容组成。

   春秋淹城厅由淹城出土文物陈列、淹城大型图照、淹城大型沙盘和春秋都城遗址、独木舟制作、地投衍射、淹城沙盘介绍等多媒体及春秋淹城短片组合而成。走进该厅会使观众有奇妙、大气和震撼之感,观后会对淹城产生敬佩之情。

   我们观察完史物,便来到了二楼的影院,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淹城原来是名为“淹”的国家,最终演变为一个城,在那时的淹国,有内城,居民区和部落,还有护城河,内城与护城连着一座木桥我们在二楼看见整体版图,都叹为观止。

   我们出了博物馆觉得武进博物馆能成为武进对外宣传和交流的一个重要文化窗口不仅是对外免费,更重要的是这是武进文化的象征。

七(2曹铭悦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