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清中>>校园文化
 
以课促改 以减增效
 
发布时间:2017-11-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泽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江苏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真正将《意见》的精神落在实处,常州市清潭中学在期中阶段后利用一周集中开设小学段校本课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切实探索减负增效,构建学生发展多元平台,将“一个不能少,每个都重要”的办学理念有机融入课程建设,真正造福学生。

本次小学段校本课程在两个校区同时展开。开放学科教室、操场、食堂、机房、展示中心、舞蹈房、体育馆、素描教室、书法教室给足学生们展示自我的平台。共开设了46门不同种类、各具特色的课程,既有学科课程外延的拓展:如数学组推出的《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史》、《趣味数学》,让学生在枯燥数学定理之外,领略到数学的独特魅力。英语组开设《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电影片段赏析及配音》、《英语课本剧》、《英语报刊阅读》,让学生在电影歌曲中积累词汇,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语文组将学科特色化,更“亲民”,《走进汉字世界》、《常州方言文化》、《美食与文学》,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韵味;《走近金陵十三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用经典荡涤心灵,润泽内化。历史组《民国风云人物》用一个个真实的历史英雄发挥榜样的力量,地理组《中国大省探秘》、《军事地理》,以知识为桨,和学生一起探索未知、发现自然的奥秘。

也有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小组合作意识的课程。如物理组《趣味实验》、《飞翼滑翔机》,学生们小组合作制作水果电池、潜望镜、承重纸桥,或组成小小飞行队在实验中学,在小组中做,既培养了团队精神又轻松地学习到了物理知识。生物组《发酵与美食》带领学生们做馒头、寿司、水果拼盘、酒酿,张贴海报推广,召开美食推介会;《植物鉴赏》教会学生分辨不同科系的植物,制作纸花,寓教于乐。看着自己利用生物知识和食品特性亲手制作的成果,学生满满都是劳动过后的成就感,更愿意回家帮助父母。信息组用《scratch创意编程》激发学生潜能和创新创造力,帮助学生体会电脑游戏之外的新乐趣。

为了弥补在传统课堂中,极易被忽视的特长学生,我校因材施教,开发了一系列特色课程,给予特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体育组的《武术》、《体育舞蹈》、《足球》、《篮球》、《田径》,让体育特长生们一展所长,驰骋赛场;美术组的《国画》、《素描》、《水彩》课上,学生用画笔勾勒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画作;音乐组的《电钢琴演奏》、《古筝》、《合唱》陶冶了学生们的艺术情操,让悠扬的旋律和歌声充满校园。

一天的校本课程结束后,更是安排学生在校园内走动、交流,自由利用校园的每个角落放松身心。鼓励学生利用余下的时间开展各种主题阅读形式,让书香盈满校园。我校还特别打造无作业周,任何老师、任何学科不得布置任何作业。让学生能真正投入到小学段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去,使这些种类丰富、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课程从全方位、多角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融入课堂、引领课堂,从而真正爱上学习,爱上学校。落实减负增效,使之从口号形式成为真正促进学生成长、帮助学生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文:汪文倩  摄影:季洁 周丽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