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清中博客>>评课议课
展评课学习心得(一)跳出“舒服圈”
录入者:李晶 发布时间:2015-10-27 点击:

 1021日,数学蒋芳老师的一堂《勾股定理》复习展评课引发了我对展评学习法的一些思考,整理如下:

 展评学习法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互帮互助,展开设疑质疑、分析探究等学习活动。展评课课堂上,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吸收;教师及时的、恰如其分的点拨更体现出智慧和机敏。这堂数学课,我看到学生勇敢地参与展示和评价,向全班和众多听课教师呈现了自己的解题思路,使得知识不断深化,思维水平不断提升。即时学生在展评的过程中出现了语言表达不清、思维反应慢等状况,蒋老师在一旁也没有随意打断,而是在问题讨论之前细致观察、耐心等待,该出手时才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分析。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态,好学生、差学生(特指学习能力)都能融入进来,并且能做到内部消化,良性循环。

 我认为想要上好一节展评课,关键环节是前端学习任务单的设计,蒋老师不愧是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虽然跟她不是同一个学科,但根据她同学科的老师的点评,及学生课堂上学习讨论的情况来看,她的这张学习任务单是极到位的。首先,在问题设置的数量上不多不少,课堂45分钟没有浪费一分钟也没有拖沓。其次,问题设置的质量上,精而优质,层层递进,达到了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深化思考、巩固提升的目的。想到上学期自己开评优课,本心心念念想要挑战一次展评学习法的,但底气不足,对展评学习法了解不够,对前段学习任务单的问题设计把握不准,所以最后采取了折中做法,课堂某个环节使用展评元素。看来,以后还需多听多学多尝试。

“生本课堂”“高效课堂”等已成为新课改中的高频词汇,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改变现状的行动应当即刻进行。但这种改变需要很多付出,比如要经常性地听课,要无数次地磨课,要不断地反思。然而,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跳出“舒服圈”,为改变而改变,也确实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