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省级课题>>《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
 
《初中生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路径和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8-09-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韩丽

附件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8-2019年度

职业教育重点课题研究

 

 

 

 

 

   

    

 

 

 

 

 

 

 

课题批准号:       XHZDKT2018022               

 题名 称:初中生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路径和案例研究    

课题主持人:                                

主持人手机:         13915068301                

             常州市清潭中学              

   期:          20186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201804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理清思路、聚焦问题和明确分工。

开题活动建议由省职教学会各分支机构或课题主持人所属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评议专家组原则上至少包括2名省职教学会推荐专家)、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18年6月11日8:30

开题地点: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评议专家:

庄西真 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 研究员 教育学博士

李德方 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员 教育学博士

刘维俭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研究员

庄三舵 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副调研员 工业训练中心主任 教育学博士

杨永年 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 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 正高级讲师 省特级教师

参与人员:

奉英  子课题主持人

王泽  子课题副组长

 

 

 

 

 

 

 

 

 

 

 

 

 

 

 

 

 

 

 

 

 

 

 

 

 

 

 

 

二、开题报告要点(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组织与分工、研究进度安排、研究经费与设备、研究预期成果及完成时间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可加页)             

一、研究背景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学校、家长均聚焦“智”的发展,形成唯分是从的教育观,导致学生形成学习为了升学,读书为了文凭的错误认识,对自身未来发展没有明确长远的规划。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初三学生职业意向的调查显示,初三学生在回答假设直接工作,你是否了解你的职业兴趣及职业意向的问题时,只有11.4% 的城市学生和7.1% 的县级城镇学生认为比较了解自己的职业意向及兴趣,而绝大多数学生对自我及社会职业缺乏必要的认知。

目前,常州市初中毕业生有近55%进入高职校、技校学校学习,升入高中学习的人数不足45%。这意味着多数初中生毕业后就面临着职业方向的选择。我校是一所新村配套学校,近年来由于学区合并,成为常州市市区最大规模的初中学校,生源结构主要是学区内以及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毕业生中有50%的学生面临职业选择进入怎样的高职校或技校。而学生对自己的性格、能力等了解不足,对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不了解,面对中考志愿填报时往往依据父母建议以及自己的个人爱好盲目选择。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并不与自身的原有设想完全相符,继而陷入茫然、彷徨、失望之中,对其学业造成极大危害,并在毕业之后迅速转行。这不仅降低了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折射出我国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缺失的危害不仅大而且影响深远、持久。

20185月,江苏省政府发布《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苏政发【201868号)文,明确提出重视职业启蒙教育,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依托现有综合实践课程,加强以职业体验为重点的职业启蒙教育,培养中小学生职业认知和职业兴趣建设职业启蒙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职业启蒙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能力

   因此,初中阶段,应使学生通过职业体验确立职业理想,进而明确职业与人生的关系,积极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具体来说,一是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体验的过程中,使其了解社会职业种类、熟悉职业环境、明确职业意向,并初步获得从事某种职业的基本能力;二是在具有明确职业定位的前提下,使其自初中到大学再到职场逐步成为理智而不盲目、自信而不疑惑、务实而不浮躁的人,进而为其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职业启蒙教育

      职业启蒙教育是指在中小学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认识社会职业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等特点引导其对未来职业思考的教育活动。职业启蒙教育不仅是个体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实施职业启蒙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初步获得从事某种职业的基本能力,提升创新能力与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还有利于规避未来升学、择业的盲目性,促进个体职业意向的形成,更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及完善。

(二)实施途径

      初中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很多,如学科教学渗透、校本课程建设、活动课程建设、综合实践活动、社区家长资源整合等等。本课题主要侧重研究活动课程建设(包括校园活动课程与班级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区家长资源整合等实施途径的开发。学校通过实践研究形成学校职业启蒙教育体系的同时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对中学生职业规划及职业方向确定的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理论研究现状

  1.“职业生涯指导论,即认为职业启蒙相当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职业探索。这一观点的代表者是美国学者罗斯维尔和莱思德,他们根据职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将人的一生分为职业探索期、立业与发展期、职业发展期、职业衰退期四个时期,认为职业探索往往在15 岁之前已经进行。

  2.“职业意识培养论,即认为职业启蒙就是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职业意识,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探寻发展的机会。如著名生涯理论研究学者舒伯(Super)认为,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内容和重点有所区别,成长期(0~14 岁)对学生进行的就是职业启蒙教育,其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使之具备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逐步意识到工作的意义。日本学者上官子木认为职业启蒙教育是让小学生了解与职业有关的常识性知识,从而让学生懂得人们是如何在社会生存的,也促使他们从小思考自己将来有可能的发展方向。还有的学者从思想品德教育的角度出发,认为职业启蒙应发挥以下作用:其一,让孩子产生劳动最光荣的情愫;其二,让孩子树立起职业无贵贱的意识;其三,让孩子对各种职业有识别的能力,包括识别制服、工作内容、工作场所等;其四,是潜能发现和相关拓展;其五,是创造力延伸。

  3.“儿童劳动技术课程论。代表性观点如同济大学的李俊博士对职业启蒙教育的定义是它包含教育部门在初等教育阶段所采取的各种教育手段,旨在为学生将来进入职场和参与技术项目做准备,帮助他们顺利从学校过渡到职场。

(二)实践研究案例

  1.美国各州确实在这样实施着职业启蒙教育: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进行生涯认知教育;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阶段进行生涯探索教育;从初三到高一阶段进行生涯定向教育;高中时代进行生涯准备教育;高中以后进行生涯安置教育。在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美国设计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内容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应面向所有学生;   二是职业启蒙教育是一种持续性教育,应贯穿学前、中小学;三是中学毕业的学生,包括中途退学者,都需掌握谋生的技能。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美国以教材、多彩活动的形式将职业启蒙教育目标分阶段地呈现给学生,使他们了解不同类型职业的常识性知识,培养其职业意识,并促使他们思考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类型。

  2.德国的巴符州主体中学的经济劳动健康课程(Wirtschaft-Arbeit-Gesundheit)是职业启蒙教育开展的主要课程形式之一,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其他相关内容更多与健康这一主题相关):(1)了解市场———理解供需关系与市场作用原理、合理的购物、了解透支的风险;(2)劳动-生产-技术———独立完成简单部件的设计和生产、了解不同材料的属性;(3)职业选择之路———了解不同的职业及其变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性格选择合适的培训职业。此外,巴符州的主体中学也以职业指导的形式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企业参观(8-9年级,每周半天到两天不等);(2整块Block)实习(7-9级,一到两周,了解压缩版的职业培训专业);(3)实习日(某段时间内每周1-2天,企业或社会实践,观察体验特定职业领域的任务和流程,结束时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谈话);(4)假期实习(自愿参与,培养学生的自我参与及兴趣);(5)了解工作岗位(观察、提问、反思、做记录,是对实习的补充,但并不替代实习)。

  3.我国的职业启蒙教育基本上处于一个蛮荒状态, 尚未形成一个成熟、可参照的操作范式。职业教育、职业启蒙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目前国内主要集中在大学阶段和部分城市、地区的高中阶段,很多中小学校、社会机构正在实施的职业启蒙教育、职业规划仅仅是有所猎取、尚无规范和范式。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涛 陈鹏.中外职业启蒙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述评[J].职教论坛,2015,39-42

[2]   马治国 周常稳 孙长梅.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的迫切性与可行性探析教育探索[J].教育探索,2016,01,22-26

[3]   张睿.论职业启蒙教育的意义及实践.理论与政策研究,2016,04,8

[4]   李俊 何多明.德国的职业启蒙教育新解——对历史沿革和课程定位的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1,76-82

[5]黄晟扬,王玉龙. 美国儿童的职业启蒙教育探究.成人教育,2014,01,110-112

 

四、研究目标

  1.发展学生:通过课题研究将职业启蒙教育渗透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获得从事某种职业的基本能力,提升创新能力与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规避未来升学、择业的盲目性,促进个体职业意向的形成。

  2.发展教师: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形成职业启蒙课程观,提升教师专业成长。

  3.发展学校:通过课题研究形成学校职业启蒙教育活动课程体系,形成学校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资源库等。

 

五、研究内容

(一)初中解读职业启蒙教育相关领域文献研究

  对初中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文献进行梳理,对国内外相关领域成功案例进行文献检索和文献学习。

(二)中学生职业启蒙、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研究

  开展学生、教师、家长等层面对学生职业启蒙、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及重视程度等调查研究,形成调查报告,深入了解学校学生、教师、家长的目前状况;

对现状调查基础上所面对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形成解决问题和困难思路和方法。

(三)学校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制定学校职业启蒙教育活动课程框架体系、设计职业启蒙教育学生活动等。

(四)学校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实施途径研究

一)研究设计思路:

.增强校园已有活动课程与职业启蒙教育的渗透与融合。

1)细化《初中劳动与技术》活动课程

围绕教育局组织的《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拓展班级职业教育课程,让学生对职业启蒙有初步的了解,对具体职业有相关的认识和一定的实践。

2)丰富小学段校本活动课程

借助校本课程渗透职业启蒙教育,利用学校小学段校本课程实施平台进行相关职业启蒙教育渗透,例如:发酵与美食(厨师)、相关体育项目(运动员)、相关艺术社团(艺术家)、课本剧展演(演员)、编程(IT行业)等。

3)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通过职业学校考察对职业形成认识。根据学校已有相关综合实验活动的基础,组织学生参观常州市相关职业学校的部分专业、参观常州市内相关大学的专业等,拓宽、加深学生对职业的认识。

2.创新校园活动课程与职业启蒙教育的渗透与融合。

1)建设班级职业启蒙教育活动课程

班级活动课程系列化实施职业启蒙教育,选定职业启蒙教育重点实验班,实验班级利用晨会课组织开设职业启蒙课程并辐射其他班级。

2)推进职业生涯教育活动

七年级通过心理课程开启对自己的认识,八年级借助班级活动课程、《自由阅读与研究》项目,深入分析自我与职业追求,了解社会各行业的需求,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报告。

(五)学校职业启蒙教育实施评价研究

   制定学校学生参与职启蒙教育实施过程评价方案,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促使学生职业启蒙教育高效、长效进行;通过学生参与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活动,形成教育前后成效对比研究。

(六)学校职业启蒙教育实施案例研究

      积极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成功案例研究(优秀个案、优秀班级团体案例研究)

 

六、研究方法

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七、研究组织与分工

课题主持人:奉英,常州市清潭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曾参与省重点课题《展评学习法案例研究》,该课题获得2017年江苏省优秀教育成果三等奖。

课题核心成员:

王泽男34中学一级常州市清潭中学副组长吴国旺男40中学高级常州市清潭中学调研实践徐剑女37中学一级常州市清潭中学调研实践陈琳女32中学二级常州市清潭中学调研实践顾意女27中学二级常州市清潭中学调研实践陆佩芳女29中学二级常州市清潭中学调研实践吴洋女33中学一级常州市清潭中学调研实践周海燕女30中学一级常州市清潭中学调研实践韩丽女35中学一级常州市清潭中学调研实践施海英女40中学高级常州市清潭中学调研实践

 

 

 

八、研究进度安排

(一)筹备阶段(20185月至20188月)

确定课题组成员,课题筹备动员,撰写设计论证报告。确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本课题在课题组成员中的分工,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内容,进行课题申报。主要工作:学习材料,培训骨干,形成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89月至20195月)

1.    文献研究

      20189月:相关文献学习、研究,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情况。

2.    调查研究

      20189月:面向学生、教师、家长进行调查问卷,并对问卷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及研究。

3.    实施策略与途径研究

      20189-20195月: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策略及实施途径研究,根据学校具体工作安排劳动与技术课程、班级活动课程、心理课程、职业体验课程等。

4.    评价研究

20194-20195月:   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通过学生参与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活动,形成教育前后成效对比等研究。

5.    案例研究

20194-20195月:   成功案例、个案等研究。

(三)总结阶段(20196月)

总结课程创新与评估的经验,收集、整理课题结题报告。通过各阶段案例研究,总结研究经验,评估研究成果,形成学校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论文汇编、编制案例集、报告集等。

 

九、研究经费与设备

   本课题研究经费主要用于专家指导、课题调研、资料购买、教师加班等项目,由总课题组与学校行政共同提供。

 

十、研究预期成果及完成时间

1.案例集、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册:20196月。

2.论文集:20196月。

3.学校、班级职业启蒙课程资源库:20196月。

 

 

 

 

 

 

 

 

课题负责人签名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1.课题研究要加强系统设计与顶层框架。关注核心概念的界定,如职业启蒙教育应该是从人的培养角度,内容应该包括生涯教育、劳动教育等,关注对学生的职业理想与信念,意识与认识,兴趣与情感,道德与态度等引导,不能局限于职业学校的选择。建议阅读《江苏省政府加快中小学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文件,加强理论与政策的学习。

2.把握课题研究的定位,明确为何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研究?首先,最关键是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健全人格,培养综合能力与思维方法。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构的重要时期,职业是学生联系社会的纽带,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载体。其次,职业启蒙教育是学生德育、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可以开展职业理解、社会分工的差异,开展合作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教育。第三,职业启蒙教育促进学生了解现代技术发展与应用。

3.建议主题微调为实施路径与方法研究,同时要注意区分课题研究与工作的区分,应该是基于问题的研究,学理的思考。另外,研究主题进行资料收集时可以分类进行,如正在做的活动,可以借助观察,调查,访谈,案例研究等进行深挖价值,有意识地总结提炼和归纳;也可以基于学理与逻辑的思考,预期增加一个项目,进行对策研究。

4.加强课题规范性,如课题研究的名称、目标、方法、分工等内容要前后一致。调查问卷要总课题组设计,进行数据分析,共享。

5.关注课题研究的约束性条件,如时间仅有一年,可调动的人员务必能做事的人,已有的条件是否积极运用,如图书资料,调查研究等,更需要明确总课题的要求。

6.实施路径研究,三所学校可以各有侧重,如清潭中学可以就活动课程进行研究,由于生源不同,如何分类实施与开展,结合不同年级学生要求,心里特点,开展研究。

 

 

 

 

 

 

 

 

 

 

 

 

 

 

 

 

 

 

评议专家组成员签名     

年   月   日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课题名称及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

1.根据专家建议,课题名称由《初中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案例研究》调整为《初中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研究》。

2.考虑课题研究的时间为一年,我们课题的研究方向相对聚焦,由原来的校本课程、班级活动、项目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研究转变为聚焦学校活动课程,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活动以及班级活动的课程化建设与梳理提炼   ,形成学校职业启蒙教育系列活动课程。

3.加强课题理论学习,明确职业启蒙教育的核心与内涵,对开题报告中部分标书不准确的内容进行了修改。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六、主课题主持人意见

 

 

 

 

 

  

 

                                             

 

七、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意见

 

 

 

 

 

 

 

 

 

 

(盖章)

 

                                             

 

 

开题论证结束后一星期内,请将此报告的纸质稿2份和电子稿寄至主课题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