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教科研是教师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观课议课是教学教研的一项重要研修活动,目的在于发现和解决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促进教师思想、实现专业成长的捷径,是改善教师生活、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为了实施学校教研文化的变革,实现“用有效观课议课指导清中有效教研”的目标,特制订本教学研究制度。
一、 观课议课的内涵
1.观课议课是参与者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据,围绕共同关心的教学问题和有价值的课堂现象进行对话交流,以发现和理解教学、改善和创新课堂,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活动,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
2.“以学论教”是观课议课的重要思想。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
二、观课议课的数量
1.工作三年之内的教师每学期观课议课不少于25节;
2.工作三年以上十年之内的教师每学期观课议课不少于20节;
3.工作十年以上的教师每学期观课议课不少于15节;
4.行政干部蹲点教研组备课组观课议课,每学期不少于15节(具体安排见附件1)
三、观课议课的课型
1.随堂课:事先不打招呼随时推门听课。
2.预约课:提前与授课教师预约,确定听课时间、教学内容及形式等,进行观课议课。
3.自报课:由教师个人提出申报,邀请学校领导、同伴和自己一起切磋教学方法。
4.教研活动课:根据期初制订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安排,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召集组员围绕主题有准备地进班听课。
5.公开课:市、校统一组织以及外出学习的公开课、研讨课、展示课、评优课、精品课等。
四、观课议课的方法
1.观课的维度和视角
(1)学生学习: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五个视角;
(2)教师教学:包括环节、呈现、对话、指导、机智五个视角;
(3)课程性质:包括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五个视角;
(4)课堂文化:包括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五个视角。
2.议课的方法
(1)“面对面”议课,直观教学目标的制定:当面直接交流,参与者就一个话题围坐在一起说出自己的观点、想法。
(2)“设计型”议课,思索教学预案的科学性:在议课的过程中,观课者、教者会交流学情,从而更好的了解真实的学习状态,为教学设计的完善做好铺垫工作。
(3)“互动型”议课,把握课堂教学的主体:预案生成之后,教者可以将预案以书面形式呈现给观课者,倾听观课者的意见,观课者观察、思索、完善教者的流程,让预案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
(4)“多形式”议课,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完成后,教者可以将课堂反思通过书面的分析与观课者进行综合评估,也可以上传网络,进行网上研讨。同时也可以通过教学小组间的交流,形成重组的预案,再次进行观课教学,完成“预案——观课——交流——新预案——反思——收获”的议课程序,从而发现并探寻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新途径和新方法。
五、观课议课规范
1.观课议课是一项教学研究活动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要有步骤有实效地完成。
2.以本学科为主进行观课议课,鼓励跨学科观课议课,借鉴其他学科教师的长处;观课议课前应了解执教老师的教学内容,带着问题做好观课前的准备。
3.观课议课教师提前5分钟进教室,观课过程不评论,不携带通讯工具,没有特殊情况中途不离场,以示对执教者的尊重。
4.观课议课过程要有记录:标明日期、授课人、班级、课题、课型等;有重点地记录下观课过程和议课过程;撰写议课后的思考(记录表见附件2)。
5.哪一级组织观课就由哪一级组织议课,并填写好总的议课记录。议课流程如下:授课者谈设计思路、授课体会——议课者深入分析探讨——组织者作总结指导。
6.学期结束时,观课笔记本上交教科室,观课议课记录上传校园网OA系统(三十五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不少于8份,其他老师不少于4份)。
六、观课议课奖励办法
1.观课奖励
经教科室核查后,按学期发放,一等奖为150元,二等奖为120元,三等奖100元。按时完成观课节数并且规范完整书写观课记录设为一等奖,不能按时完成观课节数或者不规范观课记录的酌情降等奖励。观课节数少于70%的不享受该奖励。
2.议课奖励
经教科室核查后,按学期发放,一等奖为150元,二等奖为120元,三等奖100元。按时完成议课节数并且规范完整书写议课记录表设为一等奖,不能按时完成议课节数或者议课记录表填写不完整的酌情降等奖励。议课节数少于80%的不享受该奖励。
本制度解释事宜归校长室。
常州市清潭中学
2018年3月
附件1.
常州市清潭中学行政干部“观课议课”教学研究活动分组名单
教研组
|
备课组
|
负责人
|
参与行政干部
|
语文
|
七年级
|
胡艳洁
|
莫英
|
八年级
|
翟惠琴
|
曹国南
|
九年级
|
王婷娜
|
吴国旺 张益清
|
数学
|
七年级
|
蒋芳
|
王翔
|
八年级
|
王建兵
|
闵春雷
|
九年级
|
俞志娟
|
史建新 沃晶晶
|
英语
|
七年级
|
王晨旭
|
张曦文
|
八年级
|
高媛媛
|
汪文倩
|
九年级
|
屠薇燕
|
张唯敏
|
物理
|
|
张名君
|
王泽
|
化学
|
|
章小娥
|
章小娥
|
政治
|
|
杨艳华
|
蔡军 李晶
|
历史
|
|
俆一菁
|
花锡芳 陈薇
|
生物
|
|
季洁
|
季洁
|
地理
|
|
范丽霞
|
奉英
|
体育
|
|
许奇 李海峰
|
姜留新 王峰
|
艺术(音乐美术)
|
|
杨佩奕 张亚明
|
史爱民 王征
|
信息技术
|
|
周丽琴
|
叶青 朱逸之
|
综合实践
|
|
季洁
|
宋军
|
附件2: 常州市清潭中学观课议课记录表
记录人:
学科
|
|
执教人
|
|
班级
|
|
时间
|
|
课题
|
|
课型
|
|
教学目标
|
|
教学重难点
|
|
观课议课主题
|
|
观课记录
(教学活动过程、观课的维度和视角观察)
|
议课记录
(课堂观察思考、教学实际效果、新的教学可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