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校级课题>>《初中生物学教材内容结构化处理的探索与实践》陈茹吉
 
周文伟 教案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发布时间:2016-06-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茹吉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周文伟    八(9  20121019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鸟类的生殖发育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描述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教学难点:讨论活动的组织。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材学生分析

在原有知识方面,学生已了解一些其他生物的生殖过程,对鸟类的生殖发育也有一定感性认识。在能力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并能通过合作讨论来解决一些问题。

   本堂课中增加大量图象、视频资料,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了解鸟类生殖发育的几个阶段。通过实际操作认识鸟卵结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通过讨论活动来了解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植物、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今天我们来学习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1、学生讲述对鸟类的认识:食用、观赏等

2、视频展现养鸡场的场景

鸟类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录像)

1、用课件显示思考题并播放鸟类生殖和发育过 程的录像。

2、学生归纳以后用课件进行归纳。

通过几个片段的录象,思考鸟类的繁殖和发育经过哪几阶段?

  求偶:孔雀开屏,华丽的色彩吸引异性;丹顶鹤跳舞;一些鸟的高声鸣唱

  交配:鸟类是体内受精还是体外受精?

  筑巢:一般繁殖行为都起始于筑巢行为

  产卵、孵卵、育雏

这几阶段。但是也有例外,象刚才第四个场景中灰喜鹊喂养的是什么的雏鸟?我们回过来看看(杜鹃)因为杜鹃的繁殖过程没有筑巢、孵卵、育雏这几阶段。

3、提问:通过前面的录像我们可以知道:一只小鸟的诞生凝聚父母无数的辛劳。在座的同学能够幸福地生长也离不开父母的照顾。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一只小小的鸟卵为什么能够孵化出可爱的小鸟呢?(领悟父母养育的艰辛)

(三)、鸟卵的结构:

那么是不是每一枚卵都能孵出新个体呢?为什么?只有受精的鸟卵才能孵化出新个体。鸟卵的哪一部分结构将发育成新个体,其它部分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1、让学生讨论观察的方案,引导学生由外向内观察,并用课件显示观察方法。 

2演示:

3、用课件显示鸡卵的结构,并让学生结合课本活动进行探究。

4、巡视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启发学生思考:雏鸡由鸡卵中哪部分发育来?胚胎发育所需要的 氧气及养料从哪里来?

5、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胚盘的大小。

讲解:胚盘内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这时的胚盘是已是受精后发育成的初期胚胎了。如果我们用照蛋灯来识别的话,在照蛋灯的照射下蛋中有不透光的黑色斑点的为受精鸟卵。

  这些小气孔就是鸟卵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前面学习的蛙卵,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一下讲义的第二大题。

卵壳能承受外界压力,具有保护作用;   卵白提供水分,使其完全脱离水环境的限制;总之,鸟卵的结构增加了对陆地复杂环境的适应性。

(四)、结束:

当然,鸟类是一种陆生动物,在生殖发育方面,它对陆地环境的适应不光体现在鸟卵的结构上,同时鸟类能筑巢、孵卵、育雏,这些都提高了鸟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也了解了鸟卵的结构,探讨了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对于鸟类的生殖发育还有什么疑问吗?

  我们关于鸟类生殖发育的学习还并没有结束,如果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还会发现许多问题,今天学习之后,请同学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提一个问题,共同解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