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校级课题>>《初中生物学教材内容结构化处理的探索与实践》陈茹吉
 
孟筱璐 论文 “生物圈是生物共同家园”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6-06-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茹吉

生物圈是生物共同家园”教学设计与反思

孟筱璐   常州市清潭中学 清潭新村4

 

【摘要】 本文以“生物圈是生物共同家园”一课为例,从教学设计、循序渐进和教学过程、且行且思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展开介绍了“研究性学习讨论”活动、角色扮演、微视频等精彩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造成的影响,并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生物学素养。同时从课堂问题的设计、把握生成性资源以及培养学科思维和素养三个方面做出了教学反思。

【关键词】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1  教学设计 循序渐进

“生物圈是生物共同家园”是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二十六章的内容。由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并考虑到教学模式要与教学目标相契合,还要针对实际的教学条件、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模式,因此笔者采用的教学模式结合了“抛锚式教学”、“现象分析模式”和“合作学习模式”。具体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展示中国美丽景色flash,社会热词“美丽中国”导入主题,设问:在你眼中,什么才是美丽中国?

    目标展示:人类和其它生物共有一个美丽家园——地球,地球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展示本节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欣赏美丽 直面丑陋:图片展示美丽中国之繁荣家园:人类活动改造地球,将生物圈建设成人类的繁荣家园。同步组合视频展示我们彼此相连的世界: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圈中被人类忽视的其它生物及环境。

    出示现象 确定问题:新闻报道,呈现现象:不断困扰我们生活的各种生态危机。抛出问题: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活动对生物圈会产生哪些影响?

    小组讨论 协作学习:学生组1研究性学习话题——“当蓝藻汹涌袭来”

学生准备: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教师准备:展板、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卡片、实物投影;学生组2研究性学习话题——“今天京城大部中度污染”学生准备: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教师准备:展板、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卡片等;学生组3研究性学习话题——“海南种造纸树毁掉大片热带雨林学生准备: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教师准备:展板、雨林生态系统食物链卡片等;学生组4研究性学习话题——四川“人螺大战”学生准备: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教师准备:展板、农田生态系统食物链卡片等。

    交流与点评:研究相同内容的两组共同推荐一名学生全班交流,同组组员补充说明,其他小组做出点评。追问:放眼整个生物圈,还有哪些人类活动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共同结论:生物圈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其它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角色扮演 倡导行动:美丽中国之力所能及:学生微视频展示。美丽中国之我在行动:畅想未来自己的职业,通过角色扮演谈谈自己打算如何发动身边的人假日环保行列,升华情感。

  盘点收获:总结本节课,播放朗朗公益广告,美妙的音乐不止一首,美丽的地球只有一个。

2  教学过程 且行且思

2.1 精彩活动 提升素养

2.1.1  〈活动一〉讨论“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目的是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而这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师生共同参与、最后表达交流才能有效地达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为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这一目标埋下伏笔。

如何引入到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的课堂讨论中呢?这就意味着要为讨论活动创造丰富、浓厚的学习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当学生被设计的课堂情境所感染,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的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这样的事例通过网络搜集可以找到很多,哪些才是学生感兴趣的?哪些才是当下的热门问题?这不是教师能够决定和选择的,这样开放性的问题大可以交给学生去选择,每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自行确定研究主题,避免了老师生硬地分配讨论主题,进而激发每个学习小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兴趣。每个小组经过一段时间地协调商榷后,确定了以下四个研究性学习主题:“当蓝藻汹涌袭来”、“今天京城大部中度污染”、“海南种造纸树毁掉大片热带雨林”和“四川爆发人螺大战”。这四个研究性学习主题均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也是学生比较熟悉、有所了解、资料比较丰富的话题,适合进行小组研究性学习。

生活的真实情境是课堂讨论的必要前提,那么怎样让生物课堂生动有趣,使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是每一个生物老师在新课改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设计合理的、有一定思维梯度的、并与教材紧密联系的问题串,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无疑是锦上添花。笔者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针对各小组不同的研究主题分别设计了以下一系列问题串。例如,“当蓝藻汹涌袭来”问题1: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是什么?问题2太湖蓝藻的爆发对周边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举例说明。问题3蓝藻的大规模爆发对其他生物产生了哪些影响?举例说明。问题4:无锡市因太湖蓝藻引发的危机还在持续。小小蓝藻在一夜之间让数百万群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干扰,再次敲响了中国水危机的警钟,触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那根敏感神经。如果请你们小组进一步调查本次事件,你认为防范和治理哪一个更重要?怎样去做呢?谈谈你的观点。

课堂讨论的最终目标是在生生、师生的思维碰撞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所以课堂讨论即要突出生生互动,又要体现师生互动。在生生互动中突出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碰撞,师生互动中体现情感的交流和理智的调节。为追求课堂讨论的实效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是一个不断生成、不断取舍、不断调节的过程,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也是极具挑战。本节课中,每个小组的研究主题虽然不一致,但是问题的设计都是围绕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而展开,并且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共同的开放性问题,即“你认为防范和治理哪一个更重要呢?怎样去做呢?谈谈你的观点。” 一方面,不同的研究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讨的热情,讨论过程中笔者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块展板和食物链中各个生物的卡片,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深入分析问题;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小组之间“各自为政”,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缺乏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所以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激活思维,表达交流时学生以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身份剖析问题,挖掘问题的深度,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组际交流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大胆发表见解,相互补充,集思广益,在生生和师生交流中发现新的信息、新的问题。同时教师用赞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展现自信,获得肯定和欣赏,体会协作的意义,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2.1.2  〈活动二〉角色扮演深化情感

角色扮演是指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在教师组织下由教师或学生依据教材扮演特定的人物,在扮演过程中开展学习的活动。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结合,这就为角色扮演在课堂应用上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节课,在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生态平衡造成的各种影响后,虽然都能意识到需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但是环保意识只是浅层次的,更重要的是在环保责任意识的驱动下能够长期、持续地付出行动,这往往是一节课无法达到的。那么,为了呼唤学生内心的行动力,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体会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笔者设计了未来职业的角色扮演。学生在“假如未来我是环保局局长……、假如我是常州市市长……、假如我是人大代表……、假如我是企业老板……、假如我是教师……、假如我是明星……等”一系列角色中,畅想自己的未来,表达自己对于不同职业其社会价值的理解和追求,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1.3  〈活动三〉让微视频走进课堂

多媒体视频学习资源的设计及开发,一直以来是教育技术领域所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学习的微型化、交互性趋势发展,发挥微视频教学资源的优势受到了很多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微视频主要在其

本节课笔者考虑到教学重难点和课堂时间,将“美丽中国之力所能及”这一环节设计为由学生课前制作微视频。从网上资料的搜集、制作ppt,到撰写访谈式的解说稿,都由学生去完成,教师在其中仅仅起到解答疑问、适当指导的作用。由于学生对于利用软件制作微视频都比较感兴趣,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生活中为环保力所能及地事情,有的素材来源于班级的义工活动,有的来源于学校长期组织的“捐废还绿”活动,还有的来源于网络资源,然后互相协作制作课件,对应课件学生还颇具创造力地尝试写对话式解说稿,这一系列活动并不是由老师规定完成,而是留给学生足够的创造空间,那么学生锻炼的机会就增多了,展现出来的作品也就更加丰富,出乎所料,由微视频产生的“小小惊喜”对于学生本身和其他学生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通过制作微视频,学生逐渐体会到为保护生物圈,维持可持续发展能做的事情很多就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加深了对于环保的认识。同时,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并给与创造空间,所以微视频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新手段,也应该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新方法。

2.2 反思问题 收获启示

2.2.1  问题设计与讨论效果的思考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教师问题设计的有效性为前提,有效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面对课堂讨论,值得教师反复思考斟酌的就是提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怎样呈现?提多少问题?这也是笔者在备课过程和教后反思中一直存在的困惑。

设计合理的问题能够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课堂中合理地调整问题的深度,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通过思考逐步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而更好的问题则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思维。

2.2.1.1  在问题设计方面的反思

围绕讨论目的,依据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科学、有计划地设置和提出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反复思考。学生能够说出很多人类活动破坏环境的事例,但是现象被后的原因有哪些?由此产生的影响涉及到哪些方面?从生物学角度来讲,为什么由此产生的影响会如此广泛?面对这些严峻的现状,我们究竟该怎么办?这些都是影藏在讨论主题背后的一系列问题。那么,首先应该考虑问题的合适性,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不会因为过于简单而失去兴趣,也不会太难而丧失动力;其次是问题设计的梯度,问题的设置要由简到繁、由易而难,层层递进,这样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才能逐渐深入,思维才会步步激活1;最后就是问题跨度,即设置的问题要能扣准教学重点,着力于解决难点,比如本节课中重难点就在于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2.2.1.2  在问题实施方面的反思

课堂是一个生生和师生之间不断交锋的过程,教师的倾听、判断和选择决定了课堂互动的精彩程度。有学者认为:“倾听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注意、理解和评价。”2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受到课堂经验不足的影响,往往会忽视学生精彩而个性的发言,也就是没有关注到学生反馈的信息。所谓理解,就是对接收信息进行心智加工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同时参与,同时也会进行不同的选择和组织,教师则要善于把问题再次抛给学生,引导学生去分析、判断和推理,清楚学生的困难后再点拨提升。全班交流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在回答的关键处都期待教师的评价,而教师评价不是局限于终结性评价,还应该注意过程性评价,让评价成为课堂讨论的助推器。

2.2.2  在课堂生成性资源中追问提升的思考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2。课堂是个洋溢着生命无限灵动与变化的场所,如果说一节课结束,时常令我遗憾最多的便是放逐了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课堂中学生对于讨论的问题颇有见解,个性张扬,尤其是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如果请你们小组进一步调查本次事件,你认为防范和治理哪一个更重要?怎样去做呢?谈谈你的观点。”学生的视野和见解成为了课堂中的一个亮点,防范和治理的问题引起了不同观点、态度的碰撞,遗憾的是笔者没有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你觉得防范或者治理更重要,能否结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圈的稳定性等方面解释下呢?”这样就更加提升了学生的思辨力和课堂的深度,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笔者认为,没有抓住课堂生成性资源继续追问的原因还在于教师本身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欠缺。这需要一定的学科知识支撑,需要一定的理论修养,敏锐的课堂观察力和判断力。没有对教材内容重难点的深刻领悟,就不能自由地用全部注意力去观察和解释学生的反应,也就很难将课堂驾驭自如。

2.2.3  培养学科思维和素养的思考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这一课程理念。生物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3

在“生物圈是生物共同家园”一课中,笔者主要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渗透STS理念,旨在培养学科素养。所谓“STS”是指“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指在选择基础知识的同时,也选择一些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比如,本节课中关于太湖蓝藻爆发、北京雾霾、海南造纸林取代天然雨林、外来物种福寿螺入侵等,均属于热会热点问题,利用这些素材设计问题,由于学生自身知识的局限以及实际问题的复杂,势必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学生在生物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以获取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长此以往,促使他们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对科技引起的热点问题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正确判断,当参与社会活动时,也能对某些问题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个人决策。

参考文献

1」马香华.2011.巧用问题串”,促成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J.中学生物学,2011(8): 1820

2」朱志平.2008.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62170

3」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2011.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57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