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校级课题>>《初中生物学教材内容结构化处理的探索与实践》陈茹吉
 
马勤 论文 优化生物教材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发布时间:2016-06-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茹吉

优化生物教材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常州市清潭中学    马勤

[摘要]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标准》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它是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师生互动的纽带。本文简单阐述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优化我们手中的教材资源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优化,教材,课堂效率

伴随生物课标的出台,生物课程改革实施已经十多年了。《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该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学生由此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满足主体愿望;教师通过它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作为一名生物学科的一线教师,经历了人教版、苏教版教材的多次改革,我在思考怎样才能充分利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提高生物学科素养?我想,只有活用我们的教材资源,让我的课堂更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下面我结合平时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简单阐述。

一 、优化生物教材资源,体现知识的综合性、系统性

布鲁姆说,教育之所以把综合看作是最重要的,还因为它总伴随者创造者的自豪、他们创造能力的意识、以及他们在创造一些独特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的交流感。特别是当学生们感到他们是用在生物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甚至是在学习其他学科中的问题,更是如此。生物课的价值也是如此。生物学科不是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学好生物学不仅需要依托其他学科的知识积累,同时也能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生物是一门综合了所有学科的学科。

例:苏教版八下“恐龙能不能复活”。通过学习“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学生对转基因和克隆技术充满了兴趣。克隆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利用人体细胞克隆组织或器官,这比较不仅可能解决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严重缺乏的难题,而且还可能小肠人体器官移植中的排异反应。如果应用在动物上,也可能用于拯救濒危动物。我请学生举例,马上就有学生提出“恐龙会不会通过克隆技术复活呢?”有关于恐龙,我们常州有恐龙园,还有各种各样的科幻片,例如《侏罗纪公园》系列,《博物馆奇妙夜》,《奥特曼》里各种各样的怪兽,学生很感兴趣。我因势利导:“恐龙对于大家来说,神秘而又陌生,它的英文名字叫做dinosaur,拉丁文的意思是‘恐怖的大蜥蜴’,如果你们想真正了解恐龙,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图书室,登入互联网,用我们的双手和大脑来揭开恐龙之谜。”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生物知识与其他学科整合后,学生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各学科的知识加强了横向联系。       

新教材以学生为本位,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作为教材组织的出发点,逐步扩大教材的内容范围,使学生愿学、乐学,而较少考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中“探究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的必要方法,在没有学习任何科学探究相关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盲目地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结果往往是失败的。对我们七年级的孩子来说,刚刚接触这门学科却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对今后的学习可能会有不利的影响。所以在上这个内容之前,我把第二章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先上,或者保留“探究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的实验部分,在学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后再进行实验操作。这样既能帮助孩子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充分考虑对照实验的设计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又能在学生反思实验失败的原因时,更能对对照实验的知识点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提高生物学科的科学素养。

二、优化生物教材资源,立足于现实的日常生活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日常生活,在学生的发展中丝毫不压于学科知识。尊重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学生接触的日常生活世界出发,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问题进行探究,把知识和日常生活整合起来,这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

例:苏教版七上第六章第五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在讲述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时,书上提供的举例材料是反季节蔬菜。反季节蔬菜的栽培可能离学生比较远,学生的切身感受不深。反而现在因为环境污染等各种原因,城市里逐渐流行起“阳台蔬菜”来,淘宝上还有各种现代化的设备卖,例如豆芽机等。经过我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孩子家里都会在阳台上种植一些植物,比如辣椒、小青菜、豆芽、子角叶等。于是我就让孩子们课后去调查,在栽培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等到我们上课的时候再来交流,同学们一下子就理解了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场所等原理,对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方法有了深刻的体会。例如栽种的时候要注意密度,是否能充分照射到阳光,怎样针对植物出现的问题来补充无机盐,怎样通过调控二氧化碳来提高产量等等。最后我建议大家回家后尝试着自己亲自来种一种蔬菜,等到收获的时候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三、优化生物教材资源,立足于时代的热点问题

生物学科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科,特别是与当前的新闻时事相关的内容特别多,我将教材内容“由薄变厚”,适当地增加了一些教学内容。同时,有些在课本中出现的例子可能不再新鲜,我们也可以将教材适当重组。

例:课本中在讲述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对社会伦理问题的例子非常少,我们可以联系社会热点“黄金大米”的例子来让我们的孩子有更深切的体会。黄金大米,又名“金色大米”,是一种转基因大米,由美国先正达公司研发。其不同于正常大米的主要功能是能帮助人体增加维生素A吸收。因为色泽发黄,该大米品种被称为“黄金大米”。质疑者认为黄金大米可能会严重威胁到环境和粮食安全,它也并不能解决造成维生素A缺乏症的根本原因——贫困和缺乏多样化的饮食。可见这仍然是一种非常有争议性的东西。而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2012830向媒体表示,美国一科研机构发布了其对24名中国湖南省儿童进行转基因大米人体试验的结果。美机构用中国儿童做转基因大米试验,对此,绿色和平组织表示强烈谴责。我问学生:对此,你怎么看呢?学生除了表示强烈的愤慨外,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只有我们都好好学习,我们的民族才会强大,我们国家的人民才不会被别人欺负。

四、优化生物教材资源,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标》提出:“要使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实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它的开发、建设和实施,有利于克服目前课程的弊端,有利于培养思想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生物教学的目的除了生物学知识的普及和能力的培养外,更应注重人的内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即从骨子里去塑造完善的人。

例:在讲“生殖”这节课时,课前我让学生回家与母亲交谈,了解母亲“十月怀胎”的情况,并写出交谈后的感想,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又如:在讲鸟类这一课时,就可以把“爱鸟、护鸟、爱护环境”等内容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我设计这样一道题: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总也飞不高!看完此动画后,请你设计一些保护鸟类的宣传词,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鸟类的保护问题。

另外像上面提到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和社会伦理问题,我们也可以把这部分内容整合到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中,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认识到转基因技术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黄金大米”的例子,一下就将学生的情感提升,在这节课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学生得到充分表达自我意识的机会,从以往消极的听课者转变为自主学习的探究者和思考者,对学生的三维目标的养成收到良好效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