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学习法”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常州市清潭中学 陈茹吉 在学习过程中,以展评作为交流的平台,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观察和提醒,可以促进他们不断自我反思,改进探究方法,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的方法水平。“展评学习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阶段性成果的平台,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尝试探究的乐趣,从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以《探究蚂蚁对食物种类的选择》为例: 一、设计评价的标准: 学生评价,首先,要有一个评价的标准。可以从评价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角度,制定评价的标准。 例如:在设计探究方案时设计以下几点作为评价标准 1、遵循可行原则:选择饲养蚁后群的蚂蚁巢穴、室外蚂蚁巢穴、在适合容器里饲养蚂蚁进行实验 2、遵循对照原则:严格控制单一变量(考虑食物放置的距离、食物的状态—是否能搬运、食物的重量是否一致) 3、遵循随机原则:随机利用10只及以上蚂蚁进行实验 4、遵循重复原则:设计有重复实验 二、设计用于前端学习的工作单: 工作单主要用于采集学生的探究信息。 例如: 《探究蚂蚁对食物种类的选择》工作单 一、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二、设计探究方案: 1、实验装置图: 2、实验步骤: 三、收集和展示数据:(设计观察记录用的表格,记录实验现象) 四、分析和解释结果: 实验结果: 如果实验结果和假设不一致,请分析原因: 五、探究结论: 三、教师的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利用工作单进行探究设计,教师对照评价标准了解学生设计的基本情况,遵循随机原则的达成比例最高,为89.3%,遵循可行原则的达成率比例为25%,遵循对照原则达成比例为10.7%,遵循重复原则达成比例为14.3%。整体超出标准率为3.6%,达到标准率为39.3%。 由以上分析可以基本了解在遵循可行原则和遵循对照原则方面学生还不能很好达到要求。 在课堂展示评价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仍然不能达到要求,老师需要准备如下引导。 充分利用学生设计活动中的实例图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如可行原则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你选择的实验装置是否合理?”“如果选用纸盒,当你捕获了20只蚂蚁放入纸盒,它们真的如你所愿来选择食物吗?”从而得出结论:“营造适合蚂蚁生存的环境饲养蚂蚁、利用玻璃容器、购买蚂蚁巢穴或者在室外找个蚂蚁巢穴都能使探究可行。” 再如对照原则方面,引导学生思考“有了明确的变量之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控制变量单一。而如何控制变量单一,大家已经考虑到哪些因素了呢?”“还有哪些因素没有考虑到?”从而得出结论:“设计对照实验,要考虑控制食物种类的不同这一变量,同时还要考虑到控制食物的质量、放置的距离、食物是否能搬运等这些无关变量相同。” 四、基于展评的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1、出示互评的标准:让学生的互评更有目的性。在课堂上,我直接把实验设计的四个原则:可行原则、对照原则、随机原则、重复原则呈现给学生。 2、学生展示探究方案:选取有代表性的设计,由学生进行展示,学生的展示也应围绕评价的标准,说清楚自己如何实现可行、随机、重复原则的,如何设计对照实验,考虑到哪些量,实现对照原则的。 3、学生评价探究方案:根据评价标准来评价展示同学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体现了设计的原则,哪些方面是值得借鉴的,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4、教师引导:依据课前准备中的分析,结合学生课堂的互动表现,适时进行引导。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