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校级课题>>《“展评学习法”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中的实践研究》陈茹吉
 
公开课 蒋洁:血液循环
 
发布时间:2016-06-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茹吉

 

课题

血液循环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数

1课时

多元教学目标

1. 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

2. 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基本途径和关系

3. 通过启发指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联系、比较、综合和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

教学

重点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教学

难点

血液在循环途径中的变化。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观察、推理出血液流动的方向(提供图片)

 

血液在三种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是哪来的?

 

引出新课:血液循环

 

介绍血液循环的发现

 

复习心脏的结构

新课学习:

一、血液循环

自学导航:              

阅读课本P49-50、观察P50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并思考:

1、什么是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终点以及大致路径?

2、你能尝试对着图指出两条循环的路径吗?

3、在体循环和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变化?

4 、在思考以上3题的基础上,尝试着填写课课练P30的第15题表格。

 

(一)体循环

1、看血液循环的动画。

2、请学生上讲台在图上指出体循环的起点、终点和所经途径。

3、请学生在黑板上写体循环中血液流经的路线。

 

4、师生共同分析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改变,在哪儿改变。

5、明确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二)肺循环

1、请学生上讲台在图上指出肺循环的起点、终点和所经途径。

2、请学生在黑板上写肺循环中血液流经的路线。

 

3、师生共同分析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改变,在哪儿改变。

 

出示图片(整张简化血液循环图)明确整个血液循环途经中血液成分的改变。

并提问:动脉里流动的血就叫动脉血,静脉里流动的血就叫静脉血,这种说法对吗?

 

提问:在我们体内,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是一先一后进行的吗?

明确答案:肺循环和体循环是同时进行。并且在心脏交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

 

讨论:血液循环的意义。

 

连线生活:

1、一名同学肺部发炎,通过在手背处静脉滴注药物进行治疗。试说出药物到达肺部炎症处所经过的循环路径。

(这一题先降低难度:教师给出经过的路线环节,但顺序打乱了,要求学生理解后排列正确的顺序。)

 

你也试试看:

一名同学的下肢受伤后发炎,通过在手背处静脉滴注药物进行治疗。试说出药物到达伤口炎症处所经过的循环路径。

(在前一题的基础上,这一题要求学生自己分析。)

 

 

看图分析

 

回答:心脏。心脏和血管构成了一个密闭的管道,血液在里面不断地循环流动。

 

 

 

看图说出每个序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先自己看书学习、思考、答题,有困难再相互交流。

 

 

 

 

 

 

 

 

 

 

 

 

观看

 

讲解自己的看法

 

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体循环的路线图

 

分析血液成分的改变

 

在刚才的体循环路线图上用红蓝两色箭头表示血液的成分。

 

 

对图讲解肺循环的路线

 

 

在黑板上写肺循环的路线

 

 

用红蓝两色箭头表示血液的成分。

 

 

观察,总结:肺动脉和肺静脉里流动的分别是静脉血和动脉血,所以这种说法是错的。

 

 

 

答案可能是:是一先一后的;不是,是同时进行的。

 

 

 

 

 

 

 

 

 

 

 

分析后排列顺序

 

 

 

 

 

 

 

 

 

尝试着自己分析,也可以寻找同伴的帮助。

 

温故知新并引出课题

 

 

 

 

 

 

 

 

 

 

 

 

 

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解疑,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成分变化知识,对于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仍然是较难的,因此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加深理解,获得新知。

 

 

 

“连线生活”和“你也试试看”这两块内容的设计不仅是复习巩固当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学会把所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以重视启发诱导为前提,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本章第一、二节的相关内容,快速掌握新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通过创设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步步深入来化解难点,突破重点,从而使学生有理解记忆代替了死记硬背,进行愉快的课堂教学。在本节课中一些及时生成的资源还是没有能很好的利用起来,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