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校级课题>>《生物学教学中预设及生成的平衡》(陈茹吉)
 
中期评估报告
 
发布时间:2016-06-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茹吉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组成员已确定,转入实质性研究阶段。

提交了开题研究报告,并确定了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时间安排,实施要求等。课题组成员具体由陈茹吉(组长)、马勤、戴舒玥3名同志组成。在课题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研究工作。这些成员日常承担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水平,有经验、有能力完成此项课题研究任务。

二、完成理论学习阶段。

主要收获是:

1、从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上看预设与生成平衡的必要性

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课前过细的预设会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然而,预设和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没有生成的预设是低效的。

由于预设与生成有着种种关系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平衡。

2、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平衡的核心问题

课堂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完成课程标准上的要求,所以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不能脱离这个前提。

根据预设与生成的种种关系,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平衡的核心问题是能否通过预设和生成的互动和合理分配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多方面充分发展学生。保证教学优质高效作为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目标导向和基本原则。

三、        制定具体研究的方向(达成预设与生成平衡的策略)

1、预设可能的生成,实现生成有效性

例如:在每部分内容教学之前有目地调查,或者通过网络收集,了解学生赶兴趣的希望学到的知识,使精心预设为动态生成保驾护航,保证生成的合情、合理、有效。

2、板块设计,实现预设与生成配合的灵活性

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时,相似的内容划为一个版块进行设计,是比较集中而相对独立的具体教学单位。这些板块能根据教学过程的实际进展及时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使预设与生成灵活配合。

3、建立生成性资源库,延伸有限教学时间

创建了互动版块“生物园地”作为技术平台,通过这些版块一方面更好了解学生情况为更好预设做准备,另有方面为课堂生成的问题的解决提供学生参与的平台,把新生成的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延伸有限教学时间。

三、取得的阶段成果(包括出版、发表的成果、已产生的实践反映及专家、行政领导的评价等,已发表的论文,请注明发表的时间及刊物)

 

《植物叶片对空气中粉尘吸附效果的比较》   市一等奖

  勤《浅谈在构建和谐课堂中对预设与生成的思考》校三等奖

戴舒玥         《让预设和生成和谐的碰撞》      校三等奖

陈茹吉    《生物教学中有效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