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校级课题>>《生物学教学中预设及生成的平衡》(陈茹吉)
 
教案 马勤 反射
 
发布时间:2016-06-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茹吉

《反射》教案

常州市清潭中学    马勤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反射及反射的类型,说出反射与一般应激性的区别;

2、理解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阐明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不同;

3、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实习、探究、调查等活动,提高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小组游戏、讨论、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用脑,培养珍惜健康、真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概述反射、条件反射;

2、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教学难点

    1、区别反射与一般应激性;

2、阐明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不同。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人体各器官、各系统之所以能协调一致、默契配合,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那么,神经系统是以什么方式来控制人体的各种活动的呢?——反射。

什么是反射?反射有哪些类型?人类的反射又有什么特征?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反射

师:为了理解什么是反射,我们先来做个拍手游戏:1、以同桌两名同学为一组,左手放在背后,右手伸出,手心对手心一拳距离;2、手心向下的同学用力拍手心朝上的同学,以拍到为胜,每人各十次机会。比一比哪些同学反应快。

学生游戏。

评价:表扬获胜的同学反应更加敏捷。

师:其实刚才我们玩的游戏就是一种反射。你能说出什么是反射了吗?如果不能,没关系,我们再来体会一些反射。

1、请一位同学上来与老师面对面站好,伸出他的手心:

⑴假装用笔戳他的手心;(该学生缩手)

⑵拿出解剖针,假装刺下去;(该学生看到解剖针立刻缩手)

⑶问:假如我现在拿的是菜刀呢?(学生害怕尖叫)

2、突然挥拳向该同学,该同学立刻闭眼。

师:刚才我们又体会了一些反射,现在你能说出什么是反射了吗?

生:反射就是别人给你一种刺激,然后你就会有反应。

师:想一想,能对某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就一定是反射吗?请举出实例。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当我们用手触摸含羞草时,含羞草的叶子会合拢,这也是对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含羞草的反应和我们刚才的反应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

生:草履虫和我们不一样,它们没有神经系统。

师:很好!反射区别于一般反应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必须要以具有神经系统为前提!所以,在反射的概念中,我们要抓住反射的三个要点(板书):神经系统  刺激 反应

师:下面请同学来说出一些我们常做的反射活动。

学生举例。

教师补充:当我们听到上课铃声?

当我们听到下课铃声?

          当我们听到上午第四节课的下课铃声?

          当我们听到下午第四节课的下课铃声?

……

学生情绪激动,齐声回答。

(教师喊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不出,教师鼓励:虽然他没能再说出反射,可是他已经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反射!)

小结:所有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反应都叫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三)反射的类型

师:那么反射有哪些类型呢?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一个反射现象——膝跳反射。

实习指导:仔细阅读课本86页指导,以同桌两人为一小组进行探究。看一看:当用手掌内侧叩击被测者上面那条腿的膝盖下面的韧带时会有什么现象?

学生按照书本要求进行探究。

生:我的小腿突然向上踢。

因为有些小组可能没有成功,所以请第一排的一组实验成功的两个同学坐在课桌上表演。解释一下,可以人为控制小腿不跳起来。

师:想一想:1、这个反射活动是生来就有的还是你后来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

            2、膝跳反射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吗?

师:像这样生来就有、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就有的反应叫做非条件反射,比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食物反射等等。想一想,这些反射的神经中枢不在大脑的话,会在哪里呢?

生:脊髓里。

师:很好,一般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的灰质里。

师:非条件反射一般都是一些简单反射,想一想,人类能不能没有这些简单反射呢?

学生齐声回答:不能!不呼吸会死的!

师:是啊,虽然非条件反射简单、低等,却是人类生产必不可少的反应!

师:与此相对应,如果原来没有,而是后来逐渐形成的反射我们称为条件反射。

(四)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师:条件反射是怎么建立的呢?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以狗为实验对象对狗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请同学阅读课本8687页的实验过程,想一想:这四幅图片反应的四种行为中,哪些是反射,哪些不是反射?

生:acd是反射,b不是反射。其中a是非条件反射。

(复习反射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结论一。)

师:想一想:1、假如狗没有看到食物分泌唾液的反射,这个实验会成功吗?2、以后只给狗响铃不给它食物,它还会分泌唾液吗?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一、条件反射的建立必须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二、当条件刺激改变时,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也会随之消退。

师: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哪里呢?

生:大脑的灰质——大脑皮层里。

师:下面我们来概括一下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

后来逐渐形成

脊髓

大脑皮层

简单、低等

复杂、高等

师:条件反射显然比非条件反射高级得多。那么人类能不能没有条件反射的行为呢?

生:不能!如果不知道到红灯停绿灯行,就会撞死的!……

学生举例。

师:可见,条件反射是人类适应环境必须具备的行为。如果没有条件反射,必然会被淘汰!

(五)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师:人类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要比巴甫洛夫的狗复杂得多。作为最高等动物的人类又有哪些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反射呢?

学生讨论、举例后得出结论:人类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信息作出的反射是特有的。

(六)学习

师:在巴甫洛夫的实验里,狗最后学会了听到响铃分泌唾液。所以实际上,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效率因人而异,但都遵循一定的规则。课前我已经请同学将一笔画和走迷宫完成的时间记录在书上。从你记录的数据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呢?

生:画的次数越多,用的时间越少。

师: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大家都画得越来越快,并且有的同学还能画出三种一笔画的方法。可见,“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熟能生巧”,平时多练习,“笨鸟先飞”,没有学不好的!马上期中考试了,希望大家在学习中,都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多练习多做题,考出好成绩!

(七)睡眠

师:神经系统在调节生理活动时是很容易疲劳的。最重要的消除疲劳、恢复系统功能的方法就是睡眠。青少年时期学习任务比较重,用脑多,应该有足够的睡眠,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8小时。你们达到了吗?

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睡眠时间不足。

师: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地区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睡多睡少一样,都会导致精神恍惚、注意力下降,甚至智力下降、内分泌失调。另外,睡眠的质量也是很重要的,否则也会影响健康。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将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今年是第九个“世界睡眠日”,主题是科学管理睡眠。如果你了解失眠的痛苦,如果你还想多了解科学睡眠的知识,请登录我们清潭中学校园网的BBS,让我们在网络上交流。

(八)结课

对照学习目标,教师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简要复习:

1、概述反射及反射的类型,说出反射与一般应激性的区别;

2、理解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阐明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不同;

3、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九)课堂评价

1、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马戏团的小狗表演做算术题        B.学生做数学习题

C.谈虎色变                        D.沙子进入眼,人流泪

2、下列描述是否正确?试说明判断的理由。

1)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任何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2)膝跳反射是一种只由脊髓控制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3)一只狗已对灯光建立了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这只狗将来遇到灯光一定会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射。

3、有人很相信考试前“开夜车”的学习方法,认为这对提高学习成绩很有用处。你如何看待这种“开夜车”的学习方法?请说明理由。

4、思维拓展:参照图1211建造迷宫训练小白鼠。第一种训练方案是在出口处放置食物,第二种训练方案是在进口处放置食物,第三种训练方案是什么也不放。哪一种训练方案使小白鼠学得最快?为什么?

五、板书设计

反射

一、反射:神经系统  刺激  反应

二、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        后来逐渐形成

           脊髓             大脑皮层

           简单、低等       复杂、高等

三、人类特有的反射:语言、文字

 

六、课堂教学反思

    苏教版《反射》这一节的内容与人教版有很大的不同,原来人教版强调反射弧的概念,而现在苏教版已经删去,更多的是结合学生实际,强调学生理解什么是反射,并且通过探究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能够区别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另外还补充了学习与睡眠的内容,让学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活动有更深刻、更完整的认识。所以在备课的时候,课堂教学的结构需要重新设计,重难点的分配也要重新建构。摆脱原来人教版的思维定势,重新出发,才能备出一节好课。   

新课程倡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快乐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反射,我更多的设计一些小游戏或者活动来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反射的概念。反射活动的例子很多,我选取的都是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的,甚至在课堂上有一个学生不专心、做小动作,我把他喊了起来才想起来自己在开课,灵机一动,以他为例解释了一下他听到老师喊他站起来也是一种反射。既提醒他上课要专心听讲,也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了什么是反射。通过学生之间的游戏、探究、讨论,以及课前的小组调查,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附件